第295章 大权在握


 在太极殿的所有官员都在回想,有多少人做到了‘官’这个字的要求。

 发现好像都没有完全符合的。

 李世民也是皱着眉,看向了下面的一众官员,一个个垂头丧气的。

 都不需要问,就知道大家都没有符合的。

 一时间,他气愤不已,没想到诺大的大唐,竟然一个都没有。

 难道是朝廷的问题?

 想到此,李世民开始怀疑吏部制度的问题了,是不是真的制度需要改变了。

 李承乾环顾一周,嘴角勾了勾,朗声道:“难道朝廷都没有好官吗?”

 这话引得所有人都抬起了头。

 看向李承乾的眼神有愧疚,也有不屑。

 愧疚是一些会想到他们年少时的梦想,可真正入了官场似乎都忘记了曾经的想法。

 为民,为国。

 最后却成为了同流合污的那群人其中的一个。

 没有一个人的屁股是干净的,真的要查,满朝文武,谁能说自己一生都没有利用过手中的权力?

 不!

 有一个,那就是魏征。

 府邸连七品官都不如,连九品官家中都有仆役,而魏征家中,众所周知是连一个伺候的人都没有。

 不屑的人,则是认为李承乾终究还是太年轻,没有进入官场打过滚,真要按照他的想法去做,恐怕满朝文武,都要辞官归乡了,

 李承乾把所有人的眼神尽收眼底,也是叹息一声。

 他知道说是说,做事做。大唐的朝堂派系林立,一般的皇帝还真的震慑不住,也只有李世民这样的皇帝,才能够用人格魅力收拢人心,用雷霆手段镇压各方势力。

 之后就没有任何一个皇帝,不说军功,就朝堂都难以把控。

 高宗李治,因为压不住外戚,只能用武则天,后遗症便是李唐变武周。

 玄宗李隆基,都说是晚年宠妃,从而导致李林甫把控朝堂,安禄山造反打入长安。

 可有没有想过李隆基的功劳是谁给的?

 有没有可能,李隆基本身就镇压不住朝堂,能够发动唐隆政变,全靠底下的人?

 真要是有李世民这样的魄力,晚年能够为了一个宠妃放弃朝堂?难道李世民就没有宠爱的人?

 叹息后,李承乾看向了魏征,转身对龙椅之上的李世民拱手道:“父皇,朝堂之中,恐怕只有一个人符合‘官’这个字。”

 闻言的,纷纷都看向了魏征。

 刚才他们就想到了魏征,似乎还真的符合要求。

 不阿谀奉承,一心为百姓,每次打仗,魏征第一个想到的便是百姓。

 不结党营私。

 李世民交给他的事情,也是能够圆满完成,不走寻常路。

 招安隐太子旧部这件事,就能够看出来,魏征是真的不走寻常路,做法让很多人都认为他要造反,朝堂当时也是各种弹劾。

 可不曾想,魏征竟然真的招安了不少隐太子的旧臣回长安。

 作风清廉。

 不服就干,别说是魁梧的武将了,上喷皇帝,下喷勋贵子弟。

 最主要大家还不敢拿他如何。

 喷的有理有据,你要对他怎么样,说明你心虚,你要灭口。

 魏征可是要做清廉谏臣的人,哪怕所有人都知道,魏征的心思,想要流芳千古。

 可李世民都愿意配合,被喷了只能捏着鼻子认,促成佳话。

 其他人还能说什么?

 只能忍着,当魏征是疯子呗。

 百官私下都称呼:魏疯子。

 没有一个官员能逃过魏征的魔爪,哪个官员没有被弹劾过?

 程咬金每次吃牛,魏征也不知道哪里知道的,第二日定能知道,然后弹劾,还要顺带着把秦琼和尉迟敬德给喷了。因为每次吃牛肉,肯定少不了这两个人。

 皇室私下都称呼:魏喷子。

 皇室谁没被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