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四章 ASML在纳斯达克上市(第2页)
磁悬浮式双工作台系统技术在18个月的漫长等待后,于1995年2月获得欧美、日本和韩国等国专利局授予的公司发明专利,AsmL同nikon、等光刻机公司几乎同时购买了BseC的公司发明专利,每台支付4000到55000美元不等的专利使用费,相当于每台光刻机售价的1%。
93年8月,gCA同BseC签订了磁悬浮式双工作台系统专利和Arf准分子激光器专利互换协定,gCA不需要支付磁悬浮式双工作台系统的专利使用费。
一台gCA2500B光刻机的市场售价高达600万美元,高端光刻机生产大户gCA占了大便宜。
1995年,BseC收取了磁悬浮式双工作台系统的专利使用费920万美元,相当于7500万元人民币,占了1995年净利润的6成。
1996年,BseC预计将收取1300万美元的专利使用费。前世,AsmL就是依靠双工作台系统和浸没式系统打败了nikon。
如今,购买了BseC的磁悬浮式双工作台系统专利技术,加上BseC的控股股东孙健也是AsmL的第二大股东,AsmL就没有动力继续研发双工作台系统了,集中人力和财力研发更先进的光刻机。
1995年2月,AsmL生产的第一台pAs5500到达三星的工厂里,三星用它开发了一项0.25微米工艺用于生产16mB内存颗粒,不久之后韩国另外一家内存厂商海力士也开始使用pAs5500。
95年3月24日,AsmL公开发行1000万股新股在阿姆斯特丹证交所上市,每股5欧元,孙健因为抽不出时间,余建国代表tiC出席了上市敲钟仪式。
有了近5000万欧元的融资,AsmL如虎添翼,董事会决定,在研发和增长潜力方面继续投入资金,准备在800名员工的基础上再招聘200人,董事会听取孙健的建议,AsmL承诺实施股票期权计划,让所有员工分享公司成长红利。
1996年初,AsmL研发成功250n制程工艺的光刻机,仅落后于gikon的180n制程工艺,超过,处于行业第三位。
AsmL如今总股本8000万股,每股净资产4.55美元,Asm持有1750万股,占股21.88%,为第一大股东;tiC持有1500万股,占股18.75%,为第二大股东;飞利浦持有1250万股,占股15.63%,为第三大股东;蔡司集团持有500万股,占股6.25%,为第四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