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八一章 曙光东芝晶圆公司(上)(第2页)
去年十月,美国休斯电子材料公司(memC)率先研制成功八英寸晶圆,世界上第一条八英寸晶圆、500n制程工艺的半导体生产线如今已经落户inter。
据说inter投资了二十五亿美元。
350n制程工艺的光刻机是由nikon半导体设备公司独家生产,iBm、ii、Amd和hp晶圆厂纷纷预定,产品供不应求,垄断了全球光刻机高端市场份额。八英寸晶圆、500n制程工艺的半导体生产线在巴t协定的技术出口限制名录上,国内就是有钱也买不到。
内地就是日本半导体制造商生产的五英寸晶圆、六英寸晶圆和2u、1.5u、1u制程工艺半导体生产线销售的首选地。
孙健心里一喜,已经拿到公司发明专利的gz-C1000如今委托给沪海飞利浦半导体公司生产,但陈永清团队一旦开发成功相当于80386的gz-C2000,沪海飞利浦半导体公司就不能满足生产gz-C2000的需要,急需引进一条六英寸晶圆和1u制程工艺的半导体生产线,正打算找个机会向中村太郎咨询一番,购买东芝半导体设备公司生产线的价格?
九零年七月,大幅降低了关税,开放了国内电脑市场,囤积大批电脑元器件的国产电脑公司损失惨重。
等八英寸晶圆和500n制程工艺的半导体生产线卖给内地的时候,美国、日本、韩国和宝岛地区的晶圆厂已经装备了八英寸晶圆、350n或250n制程工艺的半导体生产线。
内地就是花钱也买不到全球最先进的半导体生产线!
虽然如今,曙光寻呼机、数字程控交换机和移动电话机等所需要的芯片都可以委托给华晶公司、沪海贝岭公司和沪海飞利浦半导体公司生产,还可以节约成本,但gz-C2000和通讯芯片的更新换代日新月异,需求大增,也不是长久之计。
九零年八月,“908工程”规划出炉,目标是在“八五”期间投资二十亿元,使国内芯片制程工艺达到1u。
“908工程”总投资二十亿元,其中十五亿元用在华晶公司,引进一条六英寸晶圆和1u制程工艺的半导体生产线,五亿元投给国内九家集成电路企业,设立设计中心。
沪海贝岭公司是为沪海贝尔电话设备公司配套程控交换机专用集成电路成立的中外合资公司,八八年总投资八千二百多万美元,建成国内第一条四英寸晶圆和2u制程工艺的半导体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