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白驹过隙(第2页)

  在最初时候,围猎并不是看皇帝的个人秀,而是众多武将文官较劲并且娱乐的地方,从弓马娴熟的追猎技术,到围炉而坐的诗词歌赋,围猎的意义与乐子便都在其中了,若是再有一两个文武将臣喝高了,嚷嚷着写一首诗,或者是提刀拿剑耍上一场,那更是其乐融融,不过这种场面现在是见不到了,集权于中央,百花齐放,群官争奇斗艳的时代终究已经过去。

  关书桐是半个文人,也算半个武将,扔在军队之中大抵就是能出谋划策也可以上马杀敌的儒将,萧平因为此事没少内涵这个兵部尚书,后者总是一笑置否,表示自己没有本事,不然早就去打天下了,根本不会不挪屁股的坐在这六部的位置拉不出屎却不挪地方。

  萧平次次哈哈大笑,说其身在福中不知福。

  身为六部之一,兵部的权利着实不小,天下大安之时,兵部尚书一职或许有些鸡肋,但每逢战起,这位置就是多少人想求也求不来的官位,若不是因为江澜已经不在,关书桐也再没有其他亲近之人,这个兵部尚书的交椅,怎么着都不会落在他的头上。再者说来,六部之中的权利倾斜本就严重,天下不崇文,礼部尚书还不如个从四品的牢狱官儿好使,至于户部,没钱就一直是孙子,朝廷财政赤字,被骂最多永远不是天子,而是那户部老大,吏部尚书不上不下,清闲有余可想要百尺竿头进一步,难上加难,而剩下三个部门除去兵部之后,其他两个半斤八两,这被天下武将视为老了之后首选的兵部,在朝廷中虽不显眼,但竞争却是最为激烈的。

  至于萧平为何要和这个兵部尚书走得如此近,除去江澜的一层缘故,更多的估计也是为了真正的拉拢到关书桐的心。

  “老萧啊,你说你一个万人之下的一品官儿,总是跟我走这么近干啥,若是那天皇主心情不好要拿你开刀了?我岂不是也得跟着遭罪,你这也忒不厚道了,上次见江兄的儿子也是,你说我是自己人,可是想把老夫往死里整,现在又想让老夫帮那小娃娃,这算盘打的,珠子都崩老夫脸上来了”

  “这么不乐意,当初为啥要收下这个兵部尚书的位置,拿了好处不干活,不怕人戳脊梁骨”萧平手中捏着一封信件,为其上火漆,关书桐被怼得老脸一红,小声道:“你老萧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咋总能记得这么清楚?”

  “先不说这个,还太远,我那侄儿最近你也帮不上什么忙,聊聊眼前的,我听说六部有人私下谈了一些事情,能不能拿出来让老夫琢磨琢磨?”

  萧平收好信封揣入袖中,对面的关书桐古怪地看了萧平一眼,后者一笑道:“我也是听人道听途说,最近元儿的事儿少不了来回在天子面前走动,你不用担心”

  关书桐这才放下心来。

  “也不是什么大事儿,礼部尚书开了头,说了一些关于京城局势的话,六部不怎么和谐,这是众所周知之事,所以张展的意思是想要六部的人拧成一股绳,大概就是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意思,我们这些都是老人,在六部的位子上不说树大根深,但也是十几年的老官了,几人什么样,心里都清楚,张尚书应该是知道了什么消息,对我们有没有威胁暂且不知,但可以确定的是,一定对他有威胁,户部现在如日中天,姓苏的就是一个白眼狼,刑部好上一些,没有直接表态,至于剩下的,态度模棱两可,大有再观望一番的意思,你也知道,天子对三省六部一直不怎么上心,若不是因为柔然夏国之事,我们这些人手里几乎没什么权利,也就门外汉觉得身上这紫衫是天大的宠爱,现在礼部不受重用,有这个想法也是正常,就是我想不通到底是什么让张展这个礼部尚书愿意冒如此大的风险”

  “修缮羽毛,时间久了,这天上的雄鹰还要换一次新羽呢”萧平低眉做沉思状,关书桐点了点头仍旧有不解神色,萧平则继续道:“其实这件事说并不复杂,柔然那边的形势大致可以下定论,南清有如此杀伤力武器,想要得胜只是时间问题,何况柔然内忧外患,家里的事儿都处理不好,如何用铁蹄征战天下,圣人有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说的总归在理儿,至于礼部尚书为何着急拉拢众人,搞出这么一个结党营私的行为来,和上次与我去东南还有些关系,朝廷上下水清水浑谁说了算,那位有了什么想法,最先察觉到的,一定是这些被针对之人,你可曾想过,若是六部的人果真站在了同一阵形,会发生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