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叶十针(第3页)

  再说折铁山现在有那么多的折仙,真不方便外人知晓。总不能听了张知韵的一面之词,就拿主意。

  这事得问姐姐,万一老松是个骗子怎么办?经过了蛛后的事情,鹰来觉得自己还是谨慎一些比较好。

  卑松城的文风很盛,读书人之间消息流通比较快。随着时间流逝,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鹰来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学以致用才开心。希望世人无病,终究是幻想。吃五谷杂粮,咋能不生病?

  有病就得治,小病或许微微调理就好,拖延成痼疾就麻烦了。一个背着药箱的老者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张知韵身边,专注看着鹰来号脉开方。

  望闻问切,鹰来只需要切,也就是号脉。不需要病人开口描述病情,搭脉片刻,精准说出病情,没有任何一个病人提出异议。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有些病人在别的医馆医治许久也没治愈,在鹰来这里不开口,小郎中精准说出病情与症状和病因,看着就让人放心。

  几个衙役提着锁链提心吊胆接近,张知韵皱眉,不作不死啊,你们这是猪油蒙了心?

  背着药箱的老者也皱眉,看出来了,不是衙役自己过来搞事情,而是有人举报了。

  行有行规,外来的郎中行医,得通过本地医行允许。小郎中是过江猛龙,显然不想理会这个规矩。

  一个年老的衙役双手把锁链藏在背后,看到鹰来给一个中年妇人开方结束,他露出为难的笑容说道:“小郎中,您在医行报备没有?”

  鹰来嘘口气,这才看到好几个衙役站在面前。鹰来用毛笔末端蹭蹭脑门说道:“又是医行,这么讨厌的吗?”

  老衙役看着身背药箱的清癯老者说道:“您看,这位叶十针老先生,是真正的国医圣手,来到卑松城依然需要在医行报备才能行医。”

  鹰来转头看着清癯老者说道:“叶十针?针灸的针?”

  叶十针露出笑容说道:“针灸拔罐。”

  鹰来哈哈大笑说道:“病不好去一半,我也行的,看看,我这套银针厉害不?渡劫期的老头子帮我淬炼过,手感相当的好。”

  偷天帝君和柯少阳立刻第一时间对视,渡劫期的老头子?你什么时候遇到了这种巨擘?我去,不会一语成谶,你真给天亲宗弄来了地仙作为外聘长老吧?

  叶十针左手抓住右臂的袖子,在鹰来手上翻开皮夹子说道:“长毫针、梅花针、芒针……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这套银针,施针便轻松许多。

  不知道小同行专攻哪门针刺秘术,老夫钻研《难经》与《诊脉法》多年,不知道是否可以与小同行切磋一二。”

  鹰来说道:“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其实我更喜欢《蛤蟆经》……”

  叶十针说道:“按照四时禁忌,避开六十个禁刺部位,老夫也略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