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日月晦盲(第3页)

 

听了这话,赵桓叹了口气,想了许久。

 

李部童很快又在脑子里分析了一下现在朝堂之上的局势,势力最大的莫过于是蔡京父子,蔡相主掌行政,大权在握,朝上不少臣工皆是蔡氏的门生故旧。其次便是枢密使唐仁绶,手里握着军政事宜,除此之外,高俅、李建文、童贯等人因为是官家早年的亲信,所以也十分受宠,皆是禁军高官。

 

太子本来的目的是首先是改良军队,裁掉冗兵,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裁兵这一点,唐仁绶便不太愿意,枢密院掌管天下军机,心知冗兵过多。

 

唐仁绶以为,但是大宋的内部安定恰恰是冗兵而来,军队吸纳了不少各地的流民,甚至是罪犯。若是裁军不当,导致这些行伍中人回乡,这些人无事可做,况且他们本来便是悍民,很容易揭竿而起。

 

因此太子才想到了潜火军,既然你不同意裁军,那我便打造一支精良的军队让你们看看。

 

为了对抗唐仁绶,潜火军成立之初,太子赵桓还特地和蔡京通了气,按说,潜火军成立的背后,至少有一半是蔡相的功劳。

 

李部童担心,若是过早把矛头指向蔡京父子,会导致前功尽弃。

 

“现在,我并不无意要针对蔡京父子,我想告诉你的是,任重而道远啊。”赵桓又道。

 

李部童这下算是明白了太子的心思。

 

蔡京父子早晚要倒,只是他们还远远倒不了,强国强兵也并非一时之功。

 

“所以啊,千钧重担,我们不能还没担起来,便被压垮了,那岂不是天大的笑话?或许,现在是时候和唐仁绶拉近关系了。”赵桓叮嘱道。

 

“臣,明白了。”李部童又道。

 

李部童出了门,便直奔枢密院而去。

 

潜火军毕竟还是军队,当然需要枢密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