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三国来朝(第2页)

 最终杨廷缚长叹一口气:“罢了,人死如灯灭,此事就此作罢,但要让我们为她跪灵,那是绝无可能的,还望两位兄长谅解。”

 “多谢弟弟弟妹,我们明白,母亲做出这样的事,哪里还有颜面面对你们。”

 待沈朝朝等人回到忠义侯府后,也是长叹一声,今日这事也算有了交代,压在杨廷缚身上的束缚终于消散。

 杨老太君逝世,杨家嫡脉那边的后事一切从简。

 杨老太君做出这般残害小辈之事,已无资格入姑苏祖陵,只能在京郊寻个风水宝地安葬。

 杨府搭建灵棚时,不少官员大人皆去悼念,毕竟杨家在京城已如日中天,总归要有所表示。

 而杨家支脉仅有杨廷宏夫妇去吊唁。

 其他人也只派了贴身婢女前往,均未亲自到场。

 很快朝中便有人弹劾杨廷缚没有敬奉长辈之心,人品有亏,什么人死如灯灭,之前的事就不能宽宥,给长辈吊唁一番又何妨?

 杨廷缚尚未反击,反倒是杨廷罡跳出来指着那位御史呵斥他多管闲事。

 他们主家都不追究,他一个外人又有何资格弹劾他的弟弟?

 还称是他们母亲无颜面对杨廷缚,允他们无需亲自到场的,你一个御史莫要一无所知便胡言乱语。

 将那御史骂得哑口无言后,杨廷罡便去御书房请辞:“老臣年事已高,要为母亲守孝,正好就此告老还乡吧!还望皇上恩准!”

 老皇帝先是驳回,言三国即将来朝,礼部还需他操持,让他莫要再提此事。

 按理他们两兄弟应当丁忧回祖籍守孝,然三朝即将来朝,祁皇允他们继续任职。

 足见杨家深得圣心。

 大周、大梁和大策的使团于六月初方才抵达京城,本该五月抵达,竟生生迟了一月。

 礼部尚书杨廷罡受皇上之命,只得带着礼部官员将三国使者迎入使馆。

 大周来的是大周太子和他们的国师以及使团。

 大梁来的是战莎公主以及三王子使团等。

 大策来的是两位公主和她的使团们,两国本应是友好邦交,结果大策在大祁受两国对敌时袖手旁观,这自然激怒了大祁,自然要摆出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