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十吨黄金换来了三十年的人才使用权(第2页)
“你好何总,我们是这次电子集成工厂的总负责人,我叫麦克阿里斯特,他是哈登贝格,这位是科瓦尔斯基。”
何雨柱听他讲完后凝视着他们身后的人群,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疑惑。
这些人一个个都长着外国人的面孔,与他想象中的情景可不太一样啊,这难道是曲线救国的一种形式?
何雨柱无奈,他不禁开口问道:“你们带来的人都是外国国籍的吗?”
这个问题在他脑海中盘旋已久,终于忍不住脱口而出。
麦克阿里斯特面带微笑,似乎对何雨柱的疑问早有预料。
麦克阿里斯特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回答道:“是的,不过请放心,我们会全力帮助您培养人才。
我们与您签订的合同时间长达三十年,这些人都具备各自独特的能力和专业知识。
相信在这三十年里,一定会有优秀的继承者脱颖而出。”
何雨柱听说有三十年的合约期,这可比造车的合同更长啊,这一点让何雨柱很满意,他也就不再管这些人是什么国际的人了。
“好吧,那就开始吧。我想知道需要多久才能完成这个项目,工厂何时可以正式投入生产呢?
另外,我购买的那些技术资料所需的设备,在这个工厂里还有多少实际用途呢?
”他的问题直接而切中要害,显然对整个项目的进展和资源利用有着清晰的规划和考量。
何雨柱也想知道,自己努力了那么久到底是不是有一个好的结果,毕竟在巴黎的时候,可是将不少的钱撒了出去的,虽然那些钱是坑樱花人坑来的,可也是真钱啊。
麦克阿里斯特和其他两人商量了一会儿后,麦克阿里斯特才给出了具体的答复。
“我们工厂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建设完成后设备会在半个月内安装完成,正式投产估计是五个月后了,我们需要进行调试和测试生产,对产品进行调试,这个是需要时间的。
至于您买的那些国外的设备,我们工厂用不上,我们用的是三十年后的设备和技术来生产的,但限于时空法则的限制,出来的工艺只能是比国外的高一级,所以从外人看这些产品确实是能用你那些设备生产,但实际上你那些设备又造不出我们的产品,你明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