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欢喜走出去的大导演喜欢橙子的菠萝
第662章 发生在圈内的谣传(第3页)
别说现在他还没看过剧本,就算是看过剧本,他也不可能大张旗鼓的在学校里挑选演员的,真当是拍校园偶像剧呢,随便拉个人来就行。
黄博见他这副表情,笑容随之一僵,立刻追问道:“你竟然不知道,难道这件事是假消息。”
陈锦年摊了摊手,身体后倾依靠在座椅背上。
“这件事不全是假的,但全是真的又有点太可能,反正一两句话说不清,会议马上要开始了,等中午散会再聊。”
黄博抬头看了一眼,发现宁大脑袋都收起稿子跑到前面的会议桌上坐好了,就知道时间确实到了,赶忙起身往里走,坐回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上。
八点过十分。
领导全部到齐,会议室内安静下来,行业研讨会正式开始。
和陈锦年预想的不太一样,几位名导的发言差强人意,并不是全都在说完全没有意义的官话。
听完几位名导的发言,他也瞧出了几位导演的差异。
老谋子比较务实,发言里经常出现相关的数据和日期,喜欢用确定性的词语来描述,不过发言的重点依旧是围绕着大制作的商业电影,话里话外都透着一个词——“好莱坞化”。
陈大诗人相对随性,想到什么讲什么,在主观上的情绪表达异常爆棚,属于典型的文青。
并且从对方的发言上,陈锦年有些相信当年坊间的谣传应该真的。
他曾经听老爸说过,在竞争奥运开幕式总导演的关键时刻,陈大诗人半点落地的计划都没提,愣是聊了几个小时的感想,聊到兴头还即兴吟诗一首,差点把项目负责人给聊崩溃了。
至于排在后面发言的宁昊,提了几句国内电影行业的工业化发展方向,但只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入,更多的篇幅还是放在扶持新人导演上,呼吁在场的导演、资方和政府单位,能为新人导演更宽松的创作环境。
贾科长和宁昊差不多,只不过贾科长关注的不是商业电影,而是反映人文情怀的电影节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