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1章 意识投影,跨星系追凶(第2页)
与此同时,另一组科学家则专注于开发万能交互接口。他们收集了来自各个星系的物质样本,分析其原子结构、能量频率以及生物电信号特征,试图设计出一种能够自适应任何环境的智能感知终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与尝试,终于,在一次看似平常的实验中,奇迹发生了。
徐麟将自己的意识注入经过特殊调制的量子态粒子流中,通过超空间传输阵列向数光年之外的一颗测试星球发射出去。在那颗星球上,预先安置的万能交互接口成功捕捉到了量子信号,并将徐麟的意识精准投影到了一块古老的岩石之上。那一刻,徐麟仿佛瞬间拥有了岩石的感知,能够感受到周围风沙的吹拂、温度的细微变化,甚至还能察觉到地下深处矿物能量的流动。
“成功了!”徐麟在实验室中兴奋地大喊道,虽然此刻他的意识主体还在小行星上,但通过量子反馈回路,他已经清晰地体验到了跨星系意识投影的奇妙感觉。然而,团队成员们并没有被短暂的胜利冲昏头脑,他们知道,这仅仅是第一步,距离真正用于实战破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接下来,徐麟带领团队对意识投影技术进行了反复优化和测试。他们模拟了各种复杂恶劣的星际环境,包括超强引力场、高能粒子风暴以及神秘的时空扭曲区域,不断调整量子传输参数和交互接口的自适应算法。同时,为了确保意识投影在实战中的安全性,防止被敌方反制或干扰,他们还研发了一套量子加密护盾系统,能够在意识传输过程中对信号进行多层加密和伪装,使其如同隐匿在宇宙黑暗中的幽灵,难以被察觉和追踪。
终于,在一次紧急的跨星系案件中,意识投影技术迎来了首次实战检验。那是一起发生在银河系边缘的星际走私大案,犯罪团伙利用一颗即将坍缩的中子星附近的复杂引力场作为掩护,暗中进行着非法的珍稀资源交易。传统的侦查飞船还未靠近,就被犯罪团伙设置的引力陷阱和电磁干扰装置弄得晕头转向,根本无法获取有效线索。
徐麟得知消息后,毫不犹豫地决定启用意识投影技术。他躺进了实验室中央的意识投射舱,舱内布满了闪烁着蓝光的神经传感器和量子调制线圈。随着一阵低沉的能量启动声,徐麟缓缓闭上双眼,将自己的意识集中到极致。在科学家团队的协同操作下,他的意识化作一道无形的量子信息流,穿越了茫茫宇宙,向着银河系边缘的案发地疾驰而去。
眨眼间,徐麟的意识成功投影到了一颗漂浮在走私据点附近的太空垃圾之上。通过这块“临时载体”,他开始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只见一艘艘经过改装的走私飞船隐藏在中子星辐射出的高能粒子流中,船身上的隐形涂层使其几乎与黑暗的宇宙背景融为一体。走私者们忙碌地穿梭在飞船之间,搬运着一箱箱装满珍稀矿物、古老文物以及非法生物样本的货箱,他们使用的是一种徐麟从未见过的暗物质能量搬运装置,这种装置不仅能够抵消中子星的强大引力,还能在瞬间实现超远距离的空间跳跃,极其危险且难以追踪。
徐麟小心翼翼地控制着太空垃圾的位置,利用其表面的微小传感器收集着周围的声音、光线以及能量波动信息。他发现,这些走私者之间的通讯采用了一种基于超弦振动频率的加密方式,常规的解码手段根本无法破解。但徐麟并没有气馁,他凭借着对宇宙物理规律的深刻理解,开始尝试从周围环境中的微弱弦波扰动入手,逆向推算出通讯的加密密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