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第二艺术
第472章 经济发展三步规划(第3页)
因为趋利是资本的天性,只要中国放开国内市场,外资就必然会进入中国谋利,同时又必然会带动中国制造业的稳步发展。
这不因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和利益诉求所转移。
姑且不说美国有无从一开始就联合所有西方阵营国家对中国实施贸易封锁的可能有多大,就算美国有这样的远见,也不见得在利益趋势下美国有如此号召力限制所有西方国家,美国不吃中国开放的红利别的国家也会吃。
虽然这种可能成真必然会给中国发展极大增加阻力,但仍然改变不了趋势导向。
更何况让中国成为世界血汗工厂本身就是美国重要的利益诉求。
在中国推行改革开放之前,美国国内就因自身的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着明显的滞胀现象。
工厂主一方面扩大生产,一方面又压低工人工资,美国政府又超发货币刺激经济,导致产能明明过剩,可是货币购买力却越来越低,居民消费能力与商品总量逐渐失衡。
失业者越来越多,劳动力越来越多,工资水平又进一步被压缩。
更要命的是完全市场导向下的美国资本家,又宁肯将诸如牛奶的产品倒掉都不肯降低售价,导致滞胀危机又进一步加剧。
所以让中国作为低端制造输出国,并打开中国的消费市场本身就是美国的重要利益诉求,从一开始完全封锁中国的可能本就微乎其微。
不过说到中国能够走通外贸型经济,最终走向复兴是必然趋势,但为什么这个趋势是中国,而不是别的国家出来替代中国占领低端市场。
比如在国家要素禀赋上,印度同样具有充足且廉价的劳动力,可为什么崛起的不是印度?
这就涉及到那复杂又至关重要的人的因素了。
但这里要首先介绍中国的具体发展过程,只有在了解过程确定结果之后,中国和印度为什么会走向截然不同结局的原因才能简单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