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无线电(一)(第2页)
当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磁场也会随之变化,从而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推动电路中的电流。
将电感和电容接到一个电路中来。
先通电给电容充电,充满后切换开关,让电容和电感形成回路。
这时的电容就会因为正负电荷差开始自行放电。
同一时间电感流通过电容放出的电,形成电流流向的感应电动势,从而推动电流。
而电容放电过程中的电流是越来越小的,但是电容的两个极板正负电荷平衡停止放电时,电感的感应电动势不会立即消失,而是会继续像有惯性一般推动一下电流,从而让理应停止放电的电容又充了一下电。
充了一下电的电容两个极板正负电荷又不平衡了,就有了电势差,从而又能放一下电。
放电后,电感因为电流流向改变,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对电流的推力也会改变方向。
从而又因为带惯性一般给原本再一次放完了电的电容又充了下电。
这个回路如此反复多次后放电充电后,最终会在电感的感应电动势能量损耗完以后停止。
而这个在电路中反复充放电的过程,释放出的就是一个由长到短的上下振荡电磁波。
就像玻璃球落地弹起,再落地再弹起,直至反作用力耗尽完全静止。
而如何让这种电磁振荡持续下去呢?
方法就是让电路反复给电容充电再断电。
这里就要依靠更复杂的电路和其它电子元件帮助了。
首先是npn型三极管。
它可以将微弱的电信号放大到所需的幅度,又可作为电子开关使用,控制电路的通断。
三极管具有发射区、基区和集电区三个区域。
npn型三极管由三层半导体构成。
最外层的两层是n型半导体,中间夹着一层p型半导体。
n型半导体是在纯净的硅元素中掺入磷、砷等杂质形成的半导体。
p型半导体是在纯净的硅元素中掺入硼、铝等杂质元素形成的半导体。
(为什么选这几种元素来做半导体就不细说了,解释起来太复杂,涉及原子化合价的电子得失与表现出的电学特性,没个大半章说不清,就当天幕将原理什么的都讲透了,这里就写我学习后理解的,也是大家多少能看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