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市场经济(二)
例如公共设施和建设可以由国家来承担。
国家收取赋税,赋税用作国防发展和公共建设,可有效防止这些特殊领域被私营经济掌控,进而对民众形成可能的剥削和危害。
这本身也是经济再分配,减缓贫富差距的一种措施,也是国家理应履行的义务。
但是市场经济难以革除的根源性弊端之一,是垄断。
早期进入市场的企业凭借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或品牌优势,可以构筑起较高的技术壁垒或品牌壁垒,后发的企业缺乏这样的基础,就很难在该行业立足。
并且老牌企业会在积累到一定资本后,为了巩固自己已有的优势避免其他竞争者,便会逐渐收购其所在领域的上下游配套企业。
如此完成其所在领域的资源整合与产业集中后,后发企业再想获得资源、技术的难度就会剧增,所需投入的成本也足以让人望而却步。
而垄断对社会的危害也非常明显。
首先就是企业形成垄断后就没有了能足够与之抗衡的竞争者,也就掌握了自己领域的商品定价权。
商品卖多少钱,拥有垄断地位的企业说了算,这就违背了市场自我调节价格的基本运行逻辑。
如果不是必需品,比如早期的移动电话,像摩托罗拉的产品“大哥大”,其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价格约为两万元,入网费是六千元。
而当时内陆国营企业事业单位的人均月工资仅230元左右,算下来两万六千元的花销购买一台大哥大,需要一个收入还不错的工人不吃不喝工作十年。
另外香奈儿也是典型的品牌垄断,它所长年累月经营获得的品牌效应让其鲜有竞争者,价格也是居高不下。
不过这些垄断其实还算好,因为不是必需品,价格高一些,也不会影响到百姓生活,不过会因为缺乏竞争阻碍发展创新。
但如果垄断的是柴米油盐,衣食住行,那对百姓的影响无疑是极其巨大的,对国家危害也最大。
单一领域的垄断还不是一个企业的极限,垄断之上还有财团。
一个企业有了足够的资本后,就会开始将资金投入到其它领域形成新的资产进行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