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改革开放(二)(第2页)
概括来说这就是改革开放的核心。
但是计划经济为什么非改不可?市场经济又是什么?优势在哪?外资又为什么会被市场吸引?
这都是改革开放为什么要实行,为什么能实行所要明确的问题。
之前我们就提到过,计划经济是要收集海量的信息,再结合信息进行计划生产和分配。
这样的信息收集能力和处理能力,别说是当时,就是现在都尚不能完美实现。
所以收集处理的信息往往会失真、滞后,进而导致计划与实际需求脱节,资源错配。
这是计划经济必须改革的原因之一,但还不是全部。
当时的中国为了尽快实现工业化,赶超外部发达国家,寄希望于集中力量实现钢铁、电力、汽车、武器、核能、航天等重工业和军工快速发展。
但是在殖民时代结束后,一个国家的资源总量就是一个固定了的数字,这个数字就是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
苏联的要素禀赋之一是资源丰富,美国的要素禀赋之一是一二战形成的资本集中转移至美国。
这两个国家的禀赋都可以支撑他们进行规模庞大的投资,获得科技和工业的高速发展,进而形成武力强大的霸权。
而当时的中国虽然也在国土层面拥有不输美苏两国的禀赋,但是自然资源还没有丰富到靠出口就能积累到工业发展所需的资金。
中国又经历了百年屈辱,基础科技、工业、武力等方面的禀赋也明显不如美苏。
中国在当时最明显的禀赋就是人口。
1976年中国人口为9.37亿,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约为41亿,单单一个中国的人口就占了世界人口的22.6%。
最适合中国当时要素禀赋的发展路子,就是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和农业。
因为人口多,劳动力就便宜,成本就比别的国家小,产品出口时就更有价格优势。
虽然技术简单,有人就能制造,没有技术壁垒注定了利润很低,但因为这是中国远胜他国的要素禀赋,它具有成本壁垒,在还没有进入高度自动化前,这个钱只要中国肯赚,就没有国家能比中国更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