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三位一体核打击

第四百二十四章 三位一体核打击

 

【在罗布泊挑选核实验场地时,中国的相关工作者见罗布泊一处小河边正值马兰花盛开,于是将基地生活区命名为“马兰”。

 

而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就是在马兰基地爆炸成功的。

 

为纪念为了中国核事业默默奉献的英雄们,同时让后来的人们记住这一历史时刻,有人编写了“小皮球,架脚踢,马兰花开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的童谣。

 

“二十一”指第21试验训练基地。

 

“小皮球”指外形圆润的第一颗原子弹。

 

“架脚踢”指102米高的地爆实验塔。

 

“”、“”等是基地对外联系的信箱号码。

 

这首童谣在那个国家走向全新时代的历史时期有着极高的传唱度。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娱乐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渐渐的,这首童谣也不再那么地为人所知,但原子弹对中国的意义,无数科学家和先驱奋斗者为此做出的贡献,仍不曾为人民所忘记,未来也将一直延续下去。

 

不过有了原子弹后,还必须要有投送原子弹的能力,且不能轻易被敌对势力拦截,这才能算得上是完整的核威慑力量。

 

起初中国也是向循着美苏走过的路,用轰炸机作为原子弹的投送手段。

 

中国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引进自苏联图 -16轰炸机的基础上,自行研制生产的中型双发喷气式轰炸机轰-6,就是为此而诞生的。

 

但是早期的轰-6受技术限制,航程有限,加上在执行原子弹空投实验任务时,需要携带原子弹等相关设备,过大的载重又进一步降低了轰-6的航程。

 

据资料显示,轰-6的极限航程是六千公里,但这里的极限航程是指空载不携带武器的情况下,而且还是单程,要往返的话航程还得打个对折。

 

而携带原子弹的航程,则并没有相关的资料公布。

 

但可以明确知道的是,这样的航程是远远不足以形成足够核威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