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印度为何能独立(第3页)

另一方面宣布大量抛售英镑,并对英国进行经济制裁,停止向英国的经济援助,对英法进行经济打击,迫使其在殖民地问题上让步。

最后又通过建立北约组织,加强对西欧的政治和军事控制,遏制英国利用欧洲再次崛起的企图。

苏联则利用反帝国主义立场赢得许多刚独立国家的支持,通过援助和意识形态输出扶持亲苏政权。

如对埃及总统纳赛尔的支持,使埃及成为阿拉伯世界反帝的领袖,扩大苏联在中东的影响力。

更是扬言动用核武器,对英法以进行核威胁,削弱英法在中东地区的势力。

当然除了政治渗透外,苏联还会为一些反殖民政权提供军事援助,增强其对抗英法殖民统治的能力。

最终在两极的共同施压下,英国意识到,与其继续维持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引发更多反抗和冲突,不如有条件地让印度独立。

于是英国没有把权力完整地交给印度中央政府,而是分散交给了各个城邦领主手里,导致印度中央政府手中权力过弱,难以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一管理和治理。

同时通过股权和商业代理人等方式,控制了印度绝大多数的企业和原材料种植户,继续从印度获取经济利益。

这样的做法实际让英国依然能够从印度源源不断获取资源利益反哺本土,且付出的成本远比实际殖民要小得多的多。

而这就是印度能够实现独立的真正原因。】

(这里并不是否定非暴力不合作对于印度能够独立的帮助,而是讽刺将这样的运动当做独立能够成功的关键,乃至主要原因。

如果在相同的条件下,只有非暴力不合作与起义这两个变量,那非暴力不合作都能够成功,起义只会让成功到来地更快,更彻底,也更能激发民族向心力,而非走上个人崇拜主义,将甘地捧上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