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中印战争起因(一)
第四百一十三章中印战争起因(一)
【要说起印度为什么会选择挑起与中国的冲突,其实一直以来都很让人费解。
尤其从国家的角度来分析,更是很难想象一个刚从被殖民状态完成独立的国家,不好好珍惜得来不易的安稳,转眼就忘记了自己是怎么被别人侵略殖民的,又转眼去侵略其它国家。
尤其这个国家还是中国,真正靠浴血厮杀赶走侵华日军、打败国民党反动派、打赢抗美援朝战争,为了维护主权甚至不惜与苏联决裂的中国。
正因为这其中的原因扑朔迷离,所以不得不将时间线往前拉很多,从印度被殖民到如何独立,为何会存在与中国的领土争议,再到其国内领导人和民族主义等具体情况,才能够条理清晰地说清楚印度为什么要不自量力侵占中国领土,与中国开战。
早在1757年的时候,也就是清朝乾隆二十二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普拉西战役中击败印度的孟加拉王公,就此开始在印度建立殖民统治。
此后,英国通过一系列战争、条约和政治手段,逐渐扩大其在印度的势力范围,到19世纪中叶,英国已基本控制了整个印度次大陆,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以及印度都在英国的殖民范围内。
而英国殖民印度次大陆的过程算得上比较顺利。
因为当时的印度甚至不能称之为统一的国家,也没有形成以国家形态具备各民族团结一致的民族意识,在英国到来之前,印度的土邦多达七百多个。
当时的印度处于莫卧儿帝国衰落期,帝国中央政权衰微,各地封建王公纷纷独立,形成众多土邦。
这里的土邦可不是指行政区划,而是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具有很强独立性的地方割据势力,彼此之间时常发生战争和冲突。
除了这些土邦之外,还有许多不属于莫卧儿帝国势力范围内的地方政权。
政权与政权之间,或政权本身内部,还存在着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等不同的宗教信仰。
这使得印度实际上还是个地区性名词,根本无法团结起来一致对抗英国入侵。
直到英国相继吞并这些政权后,才整合了印度地区完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