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三年困难时期(一)(第3页)

严重的粮食危机,引发的各种问题多到难以尽言。

这里便以财政赤字,和财政赤字带来的应对措施为切入口。

1960年,国家的财政收入是572.29亿元,是截止当时的财政收入历史最高。

但是因为上述提到的各种严重问题,从这个高点开始,国家财政收入和国家经济呈断崖式地下跌。

仅仅过了一年,到1961年时国家财政收入就仅剩了356.06亿元,暴跌了足足百分之43.9。

没有了足够的财政收入维持经济和企业的正常运转,新中国的第一次经济危机全面爆发。

国家紧急调整已经迟来的规划任务和分配比例关系,并收回了之前下放地方的所有权力。

取消了公共食堂,恢复了社员的自留地、家庭副业等,允许农民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小规模的家庭副业,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这在本质上已经恢复了部分私有制。

为的就是尽力先让老百姓们走出饥饿。

1960年冬,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首次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意味着中国经济和计划制定方向进入了调整阶段,历时三年的大跃进运动就此结束。

国家计划委员会全面压缩了各项生产指标,工、农、商、学、劳动力各个领域全都出台了新的规定和计划内容。

全力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为首要。

由于财政赤字过于庞大,许多企业和工厂中断了资金投入,大量城市工业被迫关、停、并、转。

就业人口从1960年的1.3亿,暴跌至1962年的4537万。

意味着城市失业人口达到了八千万人,尤其在当时全中国人口还只有六亿多,城镇和农村人口占比还并不大的情况下,可知这八千万的失业人口数字有多么惊人,以及背后的情况又有多么严峻。

失业就意味着没有了产出,而人总是要吃饭的,国家必须要竭尽全力为如此庞大的失业人口寻找到出路,否则后果将无法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