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寻求发展的道路复杂而坎坷(第2页)

上海一些工厂因工资调整问题甚至发生了工人罢工。

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中央的态度彻底发生扭转,正式发起了反右派斗争。

但是如果说上面的政策要求执行度是百分之一百,那经过层层传达到地方执行后,下面执行者能将政策执行到百分之一千。

这就导致原本仅限对资本主义右派的斗争被严重扩大化了。

很多知识分子、学校学生、工商界人士、热血青年,甚至是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工人农民,还有党内同志,只要言论稍有激烈就有可能被定性为右派分子。

并且还在各地方发动相互检举,相互揭发的运动。

哪怕原本是带善意的建议,此时也在阶级斗争下被放大成了右派言论。

一些领导人及时意识到了扩大阶级斗争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在会议中提出了“既要反保守,又要反冒进”。

保守当然是指发展过于迟缓,冒进则是一味追求高速却脱离实际的盲目发展。

这个方针得到了党内多数领导人的赞成,但是也有领导人认为反冒进会给群众运动泼冷水,给予右派分子潜藏和扩大下去的机会。

但是按照历史给出的结果论来看,反保守的同时反冒进,将阶级斗争的影响抑制在可控范围之内,结合当时情况是理应也是正确的。

这就是当时复杂的内部政治背景,但更复杂的还有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外部因素。

从历史经验来看,发达国家援助发展中国家通常不会白白援助技术,借贷资金,会或多或少地要求出让一定的国家主权。

如果发展中国家不肯,那发达国家大概率会中断投资和援助。

工业原始积累才刚起了个头,各个工厂正是需要资金和技术投入生产的时候,这时候撤资就会导致经济崩溃。

苏联援助中国也是一样的。

但是中国态度强硬,就连赫鲁晓夫要求中国禁止悬挂斯大林照片,中国都强硬回绝,要是更实质一点的主权干涉,中国的态度只会更加坚决。

比如1957年,中国迫使苏联归还了国民党时期送出去的中长铁路和大连特区,撤走了在东北的军事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