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改制(第2页)
朝堂上的官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不过所幸没有出现有人拿“百姓现在吃的苦,是为以后过的好”来驳斥这位提出漏洞的朝官。
因为获得天幕帮助的他们,比后世中国面临的情况要好得太多,没有任何能够威胁他们的外敌逼迫他们必须尽快发展。
还有就是因为天幕这么久以来传递的以民为本思想,确实已经潜移默化改变了他们,民心既是国本已经成为共识。
“那要以什么为准进行分配?单以地方上青壮农户和土地多寡分配的话,时日一久难免会有地方懈怠农事,只保证自家口粮和基本农税,然后就坐等分配。
毕竟分配是固定的,干多干少都一样。
那这要如何激励百姓勤农?靠百姓为了过上好日子自觉勤勉吗?”
“为何不能靠百姓自觉?后世互助组的农户们产出的粮食并不是归公再分配啊,自家的地产出的粮食就是自家的。
就算是增加了工分制的合作社,也是农户们干活越多,赚的工分越多,分到的粮食就越多。
农户们当然会自觉勤勉。
另外虽说实行了计划经济,多数物产由朝廷分配,但是百姓们的衣裳、鞋袜、酒水、甜点、果蔬、肉食、一应杂货,这些太细太杂,分配成本太大,总不能也都由朝廷分配吧?
还是得让百姓们靠自己劳动所得自行买卖啊,这不也是激励?
只要朝廷定下了基本粮税,在各地布置了收购富余粮食的官营粮商,那这套制度不就成了吗?”
“好办法,另外还得加一条,除了要让百姓有推举权,还要有检举揭发不法和上报弊端的权力。
可由各地驿站接收百姓检举书信,朝廷直管驿站,书信加盖官印蜡封,未送抵京师之前谁人都不能私看。”
朝堂的官员短暂地陷入沉寂,思索着这套制度还有无缺漏,忽地几位主要发言的官员相视一眼,渐渐露出笑意,很快这股笑意传至整个朝堂。
这套有关农业的新制度便算是得到了众人认可,暂定下大方略了。
“有了粮食,朝廷还得将粮食用好,用对,用到实处。
首先有了粮食就意味着朝廷可以调控粮价了嘛,没了私营粮食从中溢价销售,这粮价会比平常城里百姓们买到的粮食要低很多,但也不能太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