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电力运输及使用
【电力增压后,就到了正式的电力传输。
传输线因为输送的电力非常庞大,导线微小的阻力也会使其散发出很高的温度。
如果在传输导线上包裹绝缘层的话,不仅会增加传输线的重量,还会抑制传输线向外散热。
温度一高,绝缘层很容易被烧坏, 传输线的阻力也会随之进一步增加,直至出问题。
所以高压线一般都是裸露在外的,如果意外误触,比如风筝线、鱼竿、人为挂电偷电,都有极高触电身亡的可能。
又因为高压输电线路不能用绝缘层包裹,所以如何避免高压线击穿空气与铁质高架形成电弧,导致电力流失和更大的触电风险,所以需要设法解决输电线路与高架接触电的绝缘。
常用材料是陶瓷,也叫绝缘子。
但也不单单是用了陶瓷垫在下面(或挂在上面)就可以的。
单纯垫高绝缘子重量会增加,安装和施工成本也增加,但是用的绝缘子太少电弧依然会击穿空气与高架接触。
于是科研人员们将绝缘子设计成伞形,也就是环形一圈凸出。
保险起见这样的绝缘子会多个叠加。
这样的简单改变就能使绝缘子表面的距离变长,增加了电流从导体到接地部分的爬行距离,从而提高绝缘性能,降低电弧,也就是电闪络风险。
(变电站除了变压器,还有各种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继电保护装置、自动重合闸装置等等。
包含的电气化设备非常复杂,就连单单一个变压器都需要全封闭的绝缘油、储油柜、气体继电器、散热器、泄压阀、分接开关等等结构组件。
文中就不过多赘述了,代入为天幕会讲解全面就行——资料看多了我甚至感觉自己在查写论文,很多东西都是我查着查着就学会了再写出来的,搞得跟又上了一遍学一样,还是理工科。
后续还是多写科技给古代造成的改变吧,那好写太多了……)
经过升压后的高压电再通过输电线路进行远距离传输。
传输电流的导线、支撑导线的铁塔、用于保证导线与铁塔之间绝缘的绝缘子,这三者组成了大体的输电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