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上甘岭(二)(第2页)
冲锋爆破敌人火力点的过程中,吴三羊提前牺牲,肖登良也身负重伤,此时的黄继光也被敌人的子弹击中,但他是三人中冲地最近的一个。
黄继光的生命已经到最后的时刻了,他在敌人的射界之内,子弹在他的头顶疾风骤雨般穿梭而过。
火力点打不掉,吴三羊的牺牲就白白浪费了,后续进攻的战友也会付出更大的牺牲。
退无可退的他或许也从未想过要退却。
二十一岁刚从少年蜕变为战士的黄继光,一跃扑到了敌人的机枪眼上,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了敌人的枪口和视线。
用自己那年轻到让人心疼的生命,为战友争取到了短暂的进攻机会。
最终志愿军夺回了597.9高地的大部分表面阵地。
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为黄继光追记特等功,授予“特级英雄”称号 ,这是志愿军中的最高荣誉。
朝鲜授予黄继光“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他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黄继光牺牲时满是枪眼的军装,也成为了纪念馆文物用以铭记英烈。
在上甘岭战役第一阶段,志愿军顶住了美七师的攻势,杀伤了美军四千余人。
第一阶段因为极度惨烈看上去似乎很漫长,但其实距离战役开始才只过去了七天。
第二阶段志愿军因表面阵地大部分被联合国军占领,被迫转入坑道作战。
志愿军以坑道为依托,与敌人展开周旋,利用夜晚爬出坑道组织小规模反击,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
联合国军则想尽办法破坏志愿军的坑道工事,如用炸药爆破、投掷毒气弹等。
随着战役的持续,在敌人的炮火封锁下,坑道中志愿军的补给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当时的坑道并没有从地下一直延伸到后方,工程量太大也很难实现,战士们身上携带的口粮消耗完了以后,就只能依靠夜晚反击敌人的时候缴获食物和水。
但缴获又哪里是那么容易的,尤其是很多坑道口被敌人占领,出去一个死一个。
多数情况还得靠友军冒着炮火封锁送补给上来,送不上来,战士们就只能饿着,渴着,直到进攻的命令出现发起最后的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