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第三次战役结束,与暗涌的巨大危机(第3页)

 志愿军的战斗意志固然强大,可炒面加雪,小米加步枪不是万能的。

 勇于速胜敌人是战斗态度,但却不是战斗方法。

 此时志愿军中也蔓延着“迅速将将敌人赶下海,我回我的家”的危险思想。

 彭总敏锐地为这思想踩下了刹车,攻击立止。

 因为有别于普通战士眼中那似乎即将到来的完全胜利不同,彭总眼中看到的是几十万志愿军正处在敌人随时有可能发起的大规模攻势之下。

 抵达三七线后志愿军的战线再度被拉长,各种弹药、粮食、物资补给十分困难,天上有飞机无休止地轰炸,地面是敌人早已对好志愿军阵地的坦克、大炮炮口,左右两侧沿海还有美军的舰队。

 彭总担忧到睡不着觉,战士们却兴奋地睡不着觉,那种恐慌焦虑只有彭总自己知道。

 不管金日成反对与否,彭总态度很强硬,志愿军必须停下休整。

 联合国军撤出汉城后,以每天撤退三十公里,与志愿军保持对峙又不接战的距离,并在三七线加强了防御力量。

 彭总敏锐分析出美军的撤退并非无的放矢,而是企图诱使志愿军深入,再利用其机动和后勤优势进行反击。

 一旦志愿军孤军深入,退路很可能被截断。

 彭总的判断与李奇微的想法完全一致。

 所有当联合国军真的大举发起反攻时,已有准备的志愿军主力又一次消失在了联合国军的侦查中。

 李奇微也由此终于总结出了一个志愿军难以弥补的弱点。

 第一次战役,10月25号打响,11月2号志愿军大部消失,历时八天。

 第二次战役,11月25号打响,12月2号志愿军大部消失,历时八天。

 第三次战役,12月31号打响,1月8号停止追击,又是八天。

 三个出奇一致的作战天数,李奇微终于明白过来,八天是志愿军后勤决定的,因为志愿军单兵所能携带的炒面只能维持八天,志愿军无力维持更长时间的攻势。

 他将志愿军的这种攻势称为礼拜攻势,相应的礼拜结束后,就是联合国军最好的大举反击时间。

 志愿军入朝以来最大的危机悄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