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人民万岁(第3页)

 回到车厢,接应的同志向已经意会的将军回道:“情况就是这样,实在不是我们打击群众的热情,为了前线,为了大局,我们只能这么做。”

 军长扫看着一心为了解放军的人民群众。

 他们双手托举着装满鸡蛋、红薯的竹篮,高举着打满补丁却绝对珍贵的厚实棉衣,自己却穿着单薄,更有的将自家拉磨的驴都牵了过来。

 这一位位无私献出自己十足真心的群众们,怎能不让他们这些受此殊荣的解放军们感动。

 军长收回目光,向负责军需的同志道:

 “我们连牺牲都不怕,又怎么能怕自己的人民,自己的亲人呢?让群众过来吧,出了任何问题,一切有我承担责任。

 不只是这场战争我们需要依靠人民,将来的任何战争我们都需要依靠人民,可我们不能只拿人民来依靠,却不回馈他们,哪怕只是一句谢谢,我也想亲口说出来。”

 人与人的心是可以相通的,更何况是同志。

 片刻后,警戒线撤去了。

 群众们带着各种绝对称得上珍贵的物资迎了上来。

 正式接受慰军前,军长下达了一道命令。

 “每人只接受战斗所需,不得多拿,要留给后续入朝部队的同志,十五分钟后继续出发,传令全军。”

 就这样在每个车厢接替传令下,慰军有序且快速进行着。

 “这是棉鞋,这是棉衣棉裤,还有棉帽,美国鬼子有的咱们也不能少。”

 “这驴是干活的好手,上面驮着的是两袋精粮,行军的时候用它驮东西,没吃的了就杀来吃吧,就当它也为革命做贡献了。”

 “粮食沉了不好带,我把钱全买了糖,吃几颗能顶一顿饭。”

 “美国鬼子的飞机厉害,我把家里的白布白床单都拿来了,行军的时候还能用来避避风……”

 ……

 军长也不例外地收到了一位老妇人递上来的鸡蛋和萝卜干。

 “家里拿不出什么像样的,就这点东西,下面还有双鞋。”

 老人家牵着军长的手,颤颤巍巍踮起脚尖道:“要活着回来。”

 早已湿润了眼眶的军长俯下身道:

 “这场仗我们不会输,一定不会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