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在明末丰收的西瓜
第362章 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第2页)
1654年的春天,阿列克谢率领十万大军渡过第聂伯河。他的马鞍上挂着赫梅利尼茨基送来的哥萨克战刀,刀刃上还残留着波兰贵族的血渍。乌克兰哥萨克的起义为他提供了绝佳的借口,而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内乱更让他确信这是“上帝赐予的征服时机”。
在斯摩棱斯克城下,俄军的臼炮将波兰守军的棱堡轰成齑粉。阿列克谢骑着白马穿过硝烟弥漫的战场,靴底碾碎的不仅是波兰人的尸体,还有他对骑士精神的最后一丝幻想。当维尔纽斯的教堂钟声在暮色中沉寂,他将镶满钻石的十字架钉在大教堂的祭坛上,宣称“立陶宛的土地从此属于沙皇”。但瑞典人的突然介入打乱了他的计划——卡尔十世的军队像狼群般从波罗的海扑来,迫使他与波兰签订停战协定。1656年的里加战役中,阿列克谢亲眼看着自己的骑兵在瑞典火枪阵前成片倒下,鲜血将波罗的海的沙滩染成暗红。他在回忆录中写道:“那一刻我终于明白,双头鹰的翅膀无法同时拥抱东西两个方向。”
赫梅利尼茨基的死是一切的转折点。这个留着银色胡须的哥萨克酋长曾在佩列亚斯拉夫会议上亲吻阿列克谢的靴尖,却在临终前将乌克兰的命运抛入深渊。继任者维霍夫斯基与波兰秘密媾和的消息传来时,阿列克谢正在莫斯科的冰湖上猎熊。他愤怒地将银质酒壶砸向冰面,碎冰溅起的寒光映出他扭曲的面容:“这些草原蛮子永远学不会忠诚!”
1659年的格卢霍夫战役成为俄波战争的缩影。阿列克谢站在山岗上,看着哥萨克骑兵在波兰翼骑兵的冲击下溃不成军。他的近卫军团举着绘有圣乔治屠龙图案的旗帜冲锋,却被波兰的“战争镰刀”战车割碎。当暮色降临时,战场上堆满了冻僵的尸体,东正教修士们在尸堆间吟唱《安魂曲》,而阿列克谢却盯着远处燃烧的村庄,突然狂笑起来——他终于明白,乌克兰不是盟友,而是永远填不满的血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