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在明末丰收的西瓜
第340章 大明地质勘探队(第2页)
当十八骑缇骑冲破滇南晨雾时,徐霞客正在澜沧江边的玄武岩上拓印摩崖石刻。他灰白的发辫沾满红土,听见马蹄声竟头也不抬:"若要老夫去修什么《永昌大典》,且等拓完这方南诏碑文。"
"圣上邀请先生找矿。"石红兵甩出永昌帝亲笔手谕,洒金笺落在未干的拓片上。徐霞客握刻刀的手忽然顿住——笺上画着幅前所未见的山川脉络图,竟与自己游历的很多地方吻合。
徐霞客吃惊不少:朝廷对大明地理的了解,比我强上百倍,这怎么可能?难道朝廷有能人?
朝廷如今果真有比我还熟悉地理之人?
徐霞客二话不说,跟锦衣卫向京师赶去,一是皇命难违,二是他想去会会画出大明山川地理图之人。
与此同时,京师科学院的观星台上,宋应星正调试着按照永昌帝所绘的山川地理图铸就的地球仪。
京师科学院祭酒宋应星,也就是后世的科学院院长,凝视着这个地球仪,心中在苦苦思索:
永昌帝说我们所住的这个世界是个圆球,而不是天圆地方。
永昌帝说在我们脚下,即球的对面也有一片大陆,叫美洲,目前地广人稀,几乎未开发,那里到处都是宝藏。
永昌帝说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由此才产生了二十四节气。当我们这里是夏季,则南半球这个纬度便是冬季。
永昌帝说在海上看见远方来一艘帆船,最先看到的是桅杆,这是因为地球是圆的。
……
永昌帝的话,颠覆了宋应星的认知,宋应星太想探索世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宋应星凝视着地球仪,思绪万千,这时一个年轻将军领着一个花白头发的老者过来。
年轻将军向宋应星敬了一个军礼,对宋应星道:“宋大人您好,这位是徐弘祖老人家,陛下让徐大人先来你这里。”
这位年轻将军便是石红兵,他经过跋山涉水,终于找到了徐霞客。
宋应星在科学院找了二十位有志于勘探事业的年轻学者,由徐霞客带队,前往蒙古都司勘探这一大片的地理地貌以及各种矿物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