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在明末丰收的西瓜
第324章 两条大街改造计划(第3页)
吴伟业将计划提交到内阁,内阁递交到永昌帝那里。
现在的正阳门大街宽约二十米,拟改造为中间六米为花池,左道12米右道12米,两多各三米为景观树,景观树外为便道,便道宽约3米,便道外又是二米宽花池,花池外是人行道,人行道宽约十米,所以改造后的正阳门大街宽六十六米。
便道下边是下水管道和一个备用管道。备用管道是永昌帝提出来了,永昌帝设想发电设备很快便会研究出来,这个管道是为了安装电缆而准备的。
虽然临清府的工厂已经建了生产水泥的工厂,但是水泥并不是铺路的好材料,因为水泥路面容易龟裂,龟裂后的路面很难修复,路面必须将水泥块一块块挖掉,这工作在没有大型工程机械的情况下特别耗费人力物力和金钱,所以,永昌帝决定使用铺路之王“沥青”来铺路。
沥青路面相比水泥路面在多个方面具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施工速度快:沥青路面施工周期短,铺设后能较快开放交通。
维护方便:局部损坏修复容易,修补后能迅速恢复使用。
平整度高:沥青路面更平整,行车震动和噪音较小。
减震效果好:弹性较好,能吸收部分震动,提升舒适性。
抗滑性好:沥青路面摩擦系数高,雨天防滑性能更佳。
夜间可视性:黑色路面反光少,夜间行车视线更清晰。
气候适应性强:沥青在高温下不易变形,低温下不易开裂。
地形适应性强:适用于各种地形,施工灵活性高。
可回收利用**:旧沥青路面材料可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噪音低:相比水泥路面,行车噪音更小,减少噪音污染。
初期成本低:沥青路面的初期建设成本通常低于水泥路面。
维护成本低:日常维护和修复成本较低,长期经济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