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在明末丰收的西瓜

第303章 控制粮价(第2页)

 左懋弟看着户部新呈的纳粮簿,手指微微发抖——短短五日,南直隶豪绅竟纳粮四十万石。他望向正在教小皇子辨认舆图的永昌帝,忽然明白为何陛下坚持要带皇室南巡。那些藏在暗处的魑魅魍魉,终究抵不过真龙天子的煌煌天威。

 雨过天晴时,李师师在御花园拦住永昌帝。她将新政细则捧过头顶,裙摆还沾着昨日巡视粮仓时的泥点:“臣妾已命令南直官员落实《释奴令》,违者严惩不贷!”

 “爱妃辛苦了。”永昌帝握住李师师嫩葱似的手指道。

 李师师顿时一脸粉红:好几个月了,陛下还没临幸过自己。

 当夜,秦淮河上飘起数十盏天灯。赵敏立在画舫船头,看着对岸米行陆续挂出的“”平价售米”木牌,对水中倒影轻笑:“张姐姐这招釜底抽薪倒是妙极。”她身后,张嫣正在教歌女们唱新填的《劝农词》,词中那句“官仓鼠雀终成灰”,随着粼粼波光传得很远,很远。

 永昌帝站在御花园的假山旁,望着远处秦淮河上飘荡的天灯,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李师师站在他身侧,手中捧着那份《释奴令》细则,眉宇间带着几分疲惫,却依然难掩她眼中的坚定。

 “陛下,”李师师轻声说道,“《释奴令》细则已经拟定完毕,只是南直隶的豪绅们恐怕不会轻易放手。他们蓄养奴婢多年,早已将这些奴婢视为私产。若要强行推行,恐怕会激起他们的反抗。”

 永昌帝微微一笑,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爱妃不必忧心。朕既然敢推行新政,便早已料到他们会有所动作。这些豪绅,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李师师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陛下的意思是……”

 永昌帝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身看向远处灯火通明的秦淮河,淡淡道:“你可记得,朕为何要带皇室南巡?”

 李师师略一思索,随即恍然:“陛下是要借南巡之机,亲自坐镇江南,震慑那些心怀不轨的豪绅?”

 永昌帝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不错。江南乃天下财赋重地,豪绅势力盘根错节,若不亲自坐镇,新政难以推行。如今粮价已平,接下来便是释奴令。朕倒要看看,这些豪绅还能翻出什么浪花来。”

 李师师微微颔首,随即又蹙眉道:“只是释奴令一旦推行,那些奴婢骤然获得自由,恐怕一时难以适应。若无人引导,恐怕会引发新的社会问题。”

 永昌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爱妃果然心思缜密,凡获得自由的奴婢,皆可分得土地,并由官府提供种子、农具,助其自食其力。至于年幼者,则送入官办学堂,学习技艺,日后亦可为国效力。”

 李师师得到永昌帝的夸赞,心中似吃了蜜一般,寻思:陛下何时能助我生下一个皇儿,则此生之愿足矣!

 李师师赞道:“陛下思虑周全,臣妾佩服。”

 与此同时,秦淮河畔的聚仙楼内,几名豪绅正聚在一处雅间,低声密议。

 江南一带,要论豪富,要数海商,而海商则由方、王、徐、赵、周、丁、阎、刘等八家势力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