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在明末丰收的西瓜

第257集 大西王(第2页)

 改武昌城为京城,铸西王钱币,改武昌府为天授府,任命周综文为知府,改江夏县为上江县。

 大西中央共设有六部五府,京城设五城兵马司。

 张献忠以楚王府为新王宫,宫前树起两面大旗,上书“天与人归”、“招贤纳士”。

 武昌城九城门也树两大旗,上书“天下安静”、“威镇八方”。

 为招贤纳士,尽快网罗人才,张献忠曾在武昌开科举,兴学堂。

 大西政权在短时间内一再举行科举考试,在武昌派遣监军李时华主持考试,录取二十人为进士及第,授予州、县印官(正官);遴选四十八人为廪膳生,分授府州县佐。

 时年六十岁的汉阳人陈珏还高中状元。当年的科考场面热闹异常,参加科考的士子争先恐后,以至“稍稍能笔墨者趋之若骛焉”。

 张献忠任命学道等专职人员管理学堂,还亲临府学,勉励士子向学,并从中选拔几十人,补充至地方政权。

 张献忠为筹军饷,采取打击大户之策。当时,大户人家多以舟船停泊江中以避战乱,又不时游弋于河池湖汊之中以躲藏。

 张献忠兵分三路寻觅拦截,共截获大户之船一千余艘,劫掠了大量金银物资。

 张献忠还在武昌及周边地区招募一大批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参加义军,这些青年体力茁壮,大多了无牵挂,经强化训练后成为大西军南下长沙及西上入蜀的主力军。

 经过张献忠的一系列操作,张献忠的“大西”弄得有模有样,并向南也攻占了湖广一些府县。

 攻占武昌府,杀楚王,崇祯皇帝大怒,严令左良玉收复武昌,同时又调集各路兵马会攻武昌,张献忠不得已放弃坐了几个月大西王的楚王府,向西南转移,被左良玉及各路大军一路追击,张献忠走投无路,逃向四川的大山之中。

 李自成势大,孙传庭被崇祯严令不得主动进攻,李自成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被左良玉和孙传庭两股明军包夹,一招不慎,必将陷于万劫不复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