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在明末丰收的西瓜
第256集 襄阳称王(第2页)
李自成对此非常反感,便有杀掉罗汝才,吞并其队伍之心。
崇祯十六年八月,新任督师的陕西总督孙传庭奉旨出关,并占领洛阳。
孙传庭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在崇祯催促下冒然进攻,而是管理的辖的陕西全境及河南西部,休养生息,赈灾自救,发展生产。
由于王凌穿越的原因,崇祯不再急躁,而是严令孙传庭在王凌的军队未到之际,不能攻打李自成。
孙传庭不攻,李自成自然不动,为什么呢?因为李自成心中还是惧怕孙传庭的,毕竟孙传庭曾让农民军闻风丧胆,就是去年与孙传庭的汝州之战,也是险胜,如果不是罗汝才支援及时,李自成可能已经嘎掉了。
孙传庭不能进攻,倒是把当地经济治理的恢复了一点元气,打击了贵族及土豪,将他们田地无偿分给百姓,并且三年不征,因为崇祯在王凌帮助下,有钱了,孙传庭军费有了保证,孙传庭是最爱民的官,他承诺三年不征,使百姓逐渐能温饱了。
李自成呢?他也有苦恼,把所辖之地土豪皇族劫掠一空,但一百多万农民军的粮饷还是个大问题,连年灾荒,生产一下恢复不过来。
此时,李自成唯一的出路,是向东向南继续攻城掠地,不然,他维护不了庞大军队开支。
向东则是黄得功等将领守卫的南直隶,向南则是左良玉的湖广南部及江西。
李自成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深知向东或向南攻城掠地是解决粮饷问题的唯一出路,但又担心遭遇顽强抵抗,损兵折将,更要命的是,孙传庭在其背后虎视眈眈。
而此时,罗汝才在荆州依旧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这让李自成更加不满。
在李自成的营帐中,将领们争论不休。有人主张向东攻打南直隶,认为那里富庶,一旦得手,粮饷问题可迎刃而解。但也有人担忧黄得功等将领不好对付,贸然进攻可能会陷入苦战。而主张向南攻打左良玉的人则认为,左良玉刚被击败,士气低落,此时进攻胜算较大。但也有人提出,湖广南部和江西地形复杂,作战难度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