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在明末丰收的西瓜

第211章 塔山、杏山、义州(第2页)

 意思是督师让降的,不关我的事。

 唐通道:“那就用你的头祭旗吧。”

 说完,一刀将张存仁的头颅割了下来。唐智道:“这一千多俘虏咋办?”

 唐通道:“都是原明军,编入辎重队吧,帮忙运东西。”

 “是!”唐智去准备了。

 塔山既下,接着便是杏山。

 杏山没有山,也是一马平川,东边大海,西边高山,中间一片几十里的平地。

 明庭在此筑一城,曰杏山。

 杏山守将是邓长春,也是一名明降将,守城士兵二千人

 皇太极也是心大,竟然命令这些降将守卫着城池。关键王凌穿越之前,也没出现什么乱子。

 另一方面是因为皇太极的兵太少了,不得不大量用降军。

 投降的明军来到清国反而比明国吃的饱、穿的暖,也不克扣军饷了。

 不过,思乡的情绪还是有的。

 邓长春接到报告,登上城墙,发现唐通的大军已兵临城下。

 唐通喊道:“邓将军!在清国可好?如今我大兵压城,还不献城投降?”

 邓长春道:“唐总镇,想不到你们来得这么快,才三个多月便反攻了。”

 唐通道:“献城饶你不死,抵抗死路一条。”

 邓长春道:“投降也是没法的事,督师都降了,我还能如何?罢了,我献城投降。”

 杏山不战而下。

 王凌和石红玉率预备队入驻塔山、杏山。

 降将邓长春部被王凌安排在辎重队,邓长春也没杀,还让其管理这两千人。

 义州守将是郑亲王济尔哈朗,但由于皇太极病重,守城任务交给了正蓝旗牛录章京彻尔格。

 义州是清兵入关的给养补给点,内有大量粮食、辎重、军械。

 守义州清兵有5000余人,这在清国就是必守城池了。

 义州城城高三丈,上面宽一丈,下面宽三丈,城外护城河、鹿砦、陷马坑、十壕沟纵横,易守难攻。

 吴三桂、白广恩跃马站在城下,举目望向义州城,义州守将彻尔格也在向下张望。

 城上每隔几十步远便有一门大炮,黑洞洞的炮口冲着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