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在明末丰收的西瓜

第163集 衍圣公(第2页)

 

 晋商要除,孔家更要除。
 

 王凌把首要目标定在晋商和孔家身上,他估算这两家应该能弄到两千多万两白银。
 

 除了晋商和孔家,大明有银子的地方还有好几处,江南织造业以及豪绅勋贵,颇多资财,渐江福建的海贸商家更是富的流油,还有海盗出身的郑芝龙,现为福州总兵,更是富可敌国。
 

 但王凌离这些财主太远了,真要弄他们,没有一年两年是搞不定的。
 

 远水解不了近渴,王凌放弃了弄这些人的不切实际的想法。
 

 除了晋商与孔家,除了江南渐江福建富商外,还有没有了。
 

 当然有了,据野史记载,张献忠攻破南昌城,从楚王朱华奎家里拉走两千万两白银和大批粮食布帛后将楚王囚在猪笼里沉江。
 

 楚王朱华奎有钱,由于王凌的穿越,产生了蝴蝶效应,许多历史事件未发生或延后了,比如张献忠攻打南昌,比如李自成杀罗汝才,比如王汉在归德被杀,这些历史事件现在都未发生。
 

 当然,现在未发生,并不意味这些事就一定不会发生。
 

 王凌想打楚王的主意?
 

 当然,王凌可不想让这一大笔财富资助了流贼。
 

 除了朱华奎外,王凌还选择两个地方一个是山东莱州府,一个河南洛阳府。
 

 李自成此时在襄阳,他已放弃了洛阳,洛阳已被明军收复。
 

 山东莱州府则在王凌民生军的手里。
 

 明朝覆灭主要是因为财富过度集中在权贵手中,明朝权贵阶层对广大穷苦人民进行敲骨吸髓的压榨所致。
 

 还有一个次要原因是明朝的货币政策是银本位、铜本位,由于明朝白银有限,而且,白银多集中在权贵手中,权贵们白银用不完,只好将白银埋入地下,这更加剧了通货紧缩。
 

 社会需要大量货币流通以繁荣经济,大明这些士大夫们只知吟诗作画,却不懂经济,这从另一方面造成了大明朝廷的财政困境。
 

 尤其是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更加剧了货币紧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