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在明末丰收的西瓜

第149章 京师献俘(第2页)

 

 崇祯道:“宣旨!”
 

 王承恩拿出圣旨念到:
 

 朕继承大统,统理亿兆生灵,辽东夷奴酋皇太极,以奴隶之身,向我发难,占据辽东,奴役明之子民。
 

 又狼子野心,闯我关内之地,夺我城池、杀我子民、掳我人口、奸我妻女、掠我财物。
 

 大明与鞑虏乃不共戴天之仇!
 

 大明护国大将军凌、平虏将军红玉率师于莒州、登州,顺德、开州大战中,鞑子首领阿巴泰席所部被全歼,生擒虏首阿巴泰,阵斩图赖。又于顺德大战鞑子统率图尔格所部,被全歼,虏首图尔格被擒。开州之战,博和托所部被全歼,阵斩博和托。三次大战共斩首一万余级,俘虏一千余口。
 

 所获首级,于午门前封为京观,所俘虏阿巴泰、西鲁特等以下1500余人,斩首弃市,传于天下,此惩戒以警示其同党,大泄神人之共愤。
 

 宣完圣旨,便到了行刑时间,文武百官坐在观礼台观看刽子手行刑。
 

 阿巴泰已剥皮萱草,图尔格、西鲁特以下十几名军官全部凌迟3600刀。
 

 普通鞑子则是斩首。
 

 全京师百姓大呼痛快。
 

 第二日,崇祯帝在朝会上召见了王凌,
 

 特加封王凌为护国伯。
 

 王凌领旨谢恩。
 

 崇祯看到王凌,第一印象便是年轻、英俊的好后生,怎么也联想不到这样一个年轻人能统率三军,把鞑子杀的鬼哭狼嚎。
 

 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又想起自己也是这个年龄登基为帝,铲除阉党,那个时候何尝不是意气风发。
 

 顿时便有惺惺相惜之感。
 

 同样,王凌也获得了在朝文武百官的好感。
 

 原来杀鞑子的英雄是一个翩翩少年啊!
 

 崇祯帝也是越看越喜欢,不由赞道:“护国伯乃吾之常山赵子龙也!一定有平虏灭贼之良策,可否讲述一二。”
 

 王凌出列道:“皇上谬赞了,不过平虏灭贼之策,臣有一些浅薄之见,说来请大家参详。”
 

 王凌知道,朝堂上是不能有一说一的,新政也不要提,那是打这些官员的脸,包括皇上在内那个不是大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