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在明末丰收的西瓜

第7章 偷渡(第2页)

 

 众人深有同感,他们在难民区每天都看到一群群贼兵捉人,又看到有人在卖肉脯,那还不知是把话人做成了肉脯,真是人命贱如草。
 

 同时众人又佩服王凌小小年纪智勇双全,和一个弱女子竟然杀了八个败兵,真少年英雄也!
 

 殷夫人道:“我听王公子的,公子当农民军,我也当农民军;当官兵,我也当官兵;当土匪,我也当土匪。”
 

 张雪道:“我也是。”
 

 王凌妹妹王丽道:“我自然跟我哥一起的。”
 

 张名镇道:“公子救了我们,我们自然是公子的人,公子往那里,我们便随公子去那里。”
 

 其他人也纷纷道:“我们听公子的。”
 

 接下来该如何办?路怎么走?王凌思考着,怎样找到粮食,使饥民活下去。王凌问张名镇道:“名镇兄,你参加农民军多长时间,为什么参加了农民军?”
 

 “公子,我家交不起租,父亲被官府催逼借高利贷,还不起,被地主抢走母亲抵债,父亲和他们理论被打死,母亲跳河自尽,我走投无路参加了农民军,已经三个多月了。”
 

 唉,官逼民反,这万恶社会,瞎了眼的皇帝,又问道“你可认识农民军将领?”
 

 “我认识李过李将军,我在一次战斗中被李将军表扬过”张名镇回道。
 

 李过,李自成的侄子,打仗有勇有谋,李自成死后,他的义军由李过指挥。
 

 王凌知道,要想得到粮食,只有到黄河北边明军控制的地盘或者找李自成的农民军,官兵已走远,黄河以南已被李自成搜刮了几遍,粮食全在农民军手里。
 

 “好,名镇兄,你当过兵,这几个人先由你带领,你先带人把院里贼兵尸体分拆煮了,切成块,用盐腌了,剁成小块,我们还要活下来,一袋米省着吃只能支撑两天。”
 

 “明白。”张名镇回了一声就去安排了。
 

 王凌让殷夫人给了周川,李二贵,牛四,曹炳每人一把刀,张名镇有刀,不用再给。
 

 李自成的兵在哪里?王凌知道这个时期李自成的部队正在汝州打仗,汝州离开封300里,骑马最快也要三天,没有马,徒步需要六、七天。
 

 把张名镇叫来,两人商议怎样弄到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