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之祝王朝痴客而已
第498章 东宫(第3页)
“官家还有没有别的旨意?”李纲低声问道。
“现在还没有,但是可以想象官家十有八九不会就这么直接全盘接受了,”耿南仲声音之中有些无奈,接着道:
“就算是现在接受了,你看着吧,等祝彪到汴梁来了,肯定还有他好受的。”
李纲微微颔首,如果官家有什么想法的话,东宫需要做的最好还是尽量劝阻。
至少现在祝彪已经表现出来足够的诚意,因此对于朝廷来说,最好的选择当然还是先听听对方是怎么想的,然后再做判断。
说不定官家也有这样的想法,否则根本不会让祝彪带着兵马前来汴梁。
“某已经去见过太子,”李纲解释了一句自己为什么会姗姗来迟,“太子显然对这些事情并不是很关心。”
“哦?”耿南仲眉毛一挑。
李纲苦笑一声:“说到最后,太子就说了一句‘静观其变’,某自然就不好再多问下去。”
如果是换做平时,耿南仲肯定会直接吐槽一声“没主见”,但是这一次他却什么都说不出来,因为他知道太子这一次说的没有错,静观其变或许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这种选择和感觉让耿南仲很难受,官家宠爱三子郓王赵楷,赵桓的太子职位并不稳固,官家颇有废立之意。
作为一个潜邸近十年的太子詹事,耿南仲的命运前途早已经和赵桓捆绑在一处了,在耿南仲看来,即将进京的祝彪是一个突破点。
无论是拉拢祝彪,得到其的支持;还是打击祝彪,得到官家的赞赏。
这两种选择,最后都可确保赵桓的太子职位更加稳固。
“好,那就静观其变。”耿南仲缓缓说道。
而李纲抬起头看向阴沉沉的天空:“静观其变······不知道祝彪接下来准备怎么走?”
一边说着,李纲一边背手在后。
当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他总觉得自己的背后有丝丝缕缕的凉意顺着脊梁爬上来,令人无从抗拒。
或许是因为风雪中带着的凉意,又或许是因为刚刚作出的决断带来的凉意。
这种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的感觉,真的不怎么样。
如果是情非得已,李纲是真不想与那个曾经对自己礼贤下士、如今站在大宋朝风口浪尖上的年轻人对上。
“现在还没有,但是可以想象官家十有八九不会就这么直接全盘接受了,”耿南仲声音之中有些无奈,接着道:
“就算是现在接受了,你看着吧,等祝彪到汴梁来了,肯定还有他好受的。”
李纲微微颔首,如果官家有什么想法的话,东宫需要做的最好还是尽量劝阻。
至少现在祝彪已经表现出来足够的诚意,因此对于朝廷来说,最好的选择当然还是先听听对方是怎么想的,然后再做判断。
说不定官家也有这样的想法,否则根本不会让祝彪带着兵马前来汴梁。
“某已经去见过太子,”李纲解释了一句自己为什么会姗姗来迟,“太子显然对这些事情并不是很关心。”
“哦?”耿南仲眉毛一挑。
李纲苦笑一声:“说到最后,太子就说了一句‘静观其变’,某自然就不好再多问下去。”
如果是换做平时,耿南仲肯定会直接吐槽一声“没主见”,但是这一次他却什么都说不出来,因为他知道太子这一次说的没有错,静观其变或许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这种选择和感觉让耿南仲很难受,官家宠爱三子郓王赵楷,赵桓的太子职位并不稳固,官家颇有废立之意。
作为一个潜邸近十年的太子詹事,耿南仲的命运前途早已经和赵桓捆绑在一处了,在耿南仲看来,即将进京的祝彪是一个突破点。
无论是拉拢祝彪,得到其的支持;还是打击祝彪,得到官家的赞赏。
这两种选择,最后都可确保赵桓的太子职位更加稳固。
“好,那就静观其变。”耿南仲缓缓说道。
而李纲抬起头看向阴沉沉的天空:“静观其变······不知道祝彪接下来准备怎么走?”
一边说着,李纲一边背手在后。
当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他总觉得自己的背后有丝丝缕缕的凉意顺着脊梁爬上来,令人无从抗拒。
或许是因为风雪中带着的凉意,又或许是因为刚刚作出的决断带来的凉意。
这种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的感觉,真的不怎么样。
如果是情非得已,李纲是真不想与那个曾经对自己礼贤下士、如今站在大宋朝风口浪尖上的年轻人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