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之祝王朝痴客而已

第445章 池中游鱼(第2页)

  而现在大宋人才青黄不接,国内造反如火如荼,或许普通的百姓并不关心发生了什么,但是只要略有见识的都能看出来,这天是要变了,而且这一次的潮流将不会再是由大宋来主导。

  新一代正在崛起,而现在最引人注目的,恐怕也就是那位如今身在淮西的年轻人了。

  如果换做以前高俅知晓了燕青是祝彪的人,或许会立刻有所行动,但河东之战后,林冲与张贞娘破镜重圆,高俅心中的忌惮便弱了许多,当然也给了燕青接触的契机。

  知道的越多,也就越是恐惧,就如蔡京当初一般,在祝彪与朝廷之间的问题上,高俅的态度也变得晦深莫测起来。

  高俅意味深长的从袖口中取出一张纸递到童贯眼前,当童贯正想抓住的时候,他脚下的鱼竿再一次晃动起来。

  这一次童贯甚至都没有低下身去抓起来钓鱼竿,因为纸上的文字已经让他没有心思再去管那些东西。

  “如何能有假!”高俅见言拢了拢衣袍,沉声说道:

  “这是宿太尉八百里加急送过来的奏章誊抄下来的,不光是高某,蔡相、王相还有几个重要的朝廷大臣那边都抄送了,也就童枢密近来如闲云野鹤一般不知晓,据说蔡相已经先行入宫面圣去了。”

  童贯手中紧握信纸,眼中闪过一抹厉色:“祝彪这厮还真的有胆量和朝廷提条件,并且还是这样的条件!真不知道这厮到底想要干什么!”

  见说此言,高俅不由的苦笑一声:“祝彪不仅全歼契丹十万铁骑,又接连在河东、淮西平定叛乱,可以说在汴梁之外有心人眼中,声望犹甚于朝廷;而如今其扼守长江,在前往江南平叛前提出这条件,对于朝廷威胁已经无法形容,一旦其坐视方腊坐大,甚至于背反,恐怕是灭顶之灾!”

  顿了一下,高俅叹了口气说道:“所以祝彪现在有和我朝廷判的资本和能力,至于胆量他似乎从来都不缺。”

  童贯眉头紧蹙,高俅一个养在汴梁城的不通军事的太尉都能看出此间险恶,童贯这般坐镇西陲,统领西军多年枢密院使如何能看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