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之祝王朝痴客而已

第438章 威胁(第2页)

  童贯这句话说出来,确实有些诛心了,登时程万里与宿元景的脸色都是微微一变,而程万里在心中叹息一声,他知道童贯是在用这种方法逼迫自己开口啊。

  斟酌片刻,程万里淡淡说道:“祝将军坐拥大军不假,但老朽却从未得知其有甚不臣之心;大宋统御中原一百六十年,乃是百姓心中的正统,依老朽看来,祝将军不会如此不智,田虎、王庆、方腊之流的路,祝将军铁定不会走的;是以宿太尉此行完全可以放心,祝将军想来不会与宿太尉这般德高望重的忠仁老臣为难的。”

  一边说着,程万里一边打量着宿元景的神情,他相信宿元景的为人,这一位老臣乃是大宋朝中难得的仁义之辈。

  同时程万里也相信自家女婿,以祝彪的心智,谋定而后动乃是其一贯的宗旨,断不会在程万里南下宣旨时与其为难。

  宿元景点了点头,这个道理他自然明白,但是宿元景无奈的说道:“程御史,你乃是祝将军的老泰山,本官也不想欺瞒,官家的旨意明摆着不假,但是还有一条就是想要让本官督促祝将军尽快平定江南,明年开春,官家希望其能与茂德帝姬举行大婚。”

  见说此言,程万里身形一滞,顿时明白了为何宿元景这般老臣,尽会在南下宣旨前这般重要的时候,前来自己府中问下得不到答案的问题。

  帝姬大婚,肯定不可能是在东平府或是别的地方,只可能在汴梁城,更何况是茂德帝姬这公认的官家的掌上明珠。

  因此赵佶督促祝彪尽快平定江南,与茂德帝姬完婚的潜台词,就是督促祝彪返回汴梁。

  这条件自家女婿会答应的可能性有多大,程万里想想就知道,或者换句话说,这根本就是官家在试探祝彪的底线。

  如果祝彪对于这个问题一点儿回旋的余地都没有,直接拒绝,那么说明祝彪对于大宋朝廷已经没有一点儿牵绊。

  如果祝彪还在犹豫或者开出其余的条件,赵佶还可以掂量掂量祝彪的态度;而如果祝彪最后答应了,赵佶恐怕非得乐开花不可。

  至于这个沉重的任务自然而然就落在了宿元景的肩膀上,这个时候一旁的童贯对宿元景甚至有些怜悯。

  作为执掌西军精锐多年的童贯来说,其更能明白二十余万大军所能带来的能量,而这其中的近半大军,乃是河东之战覆灭了十万契丹铁骑的精锐之师,童贯不敢想象宿元景真的和祝彪谈这个问题的话,祝彪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童贯不得不承认,有的时候官家实在是太着急了,又或者以赵佶这般一辈子都在享乐的皇帝的思维,忽然遇到祝彪这般棘手的人物,能用处的办法也只得这样肤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