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之祝王朝痴客而已

第342章 童贯的居心(第2页)

  一声咳嗽打破了御书房之中有些诡异的寂静。

  听到蔡京的咳嗽声,赵佶这才回过神来,目光微微一转,刚才咳嗽的蔡京,此时眼观鼻、鼻观口、口关心,坐的甚是端正,甚至可以说整个人都快成了一尊坐佛,一丝动作都没有,仿佛刚才那一声咳嗽根本不是从他那里发出来的。

  作为一个官场混迹数十年的老狐狸,蔡京早就已经将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功夫修炼到了极致。

  而宿元景刚才说了这么一大段话,身体显然有些受不了,此时正微微掩嘴,低声咳嗽两下,紧接着端起来水杯微微抿了几口水。

  这些老臣的身体状况,作为赵佶身边新晋的大内总管,李彦可为是心知肚明,与其等着官家吩咐,倒不如先送上来。

  毕竟在宫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一个“眼力价儿”,而此时御书房中的任何一位,都是此时的李彦需要仰望的存在。

  也不知道是说完这么多话身体实在受不了,还是只是不想率先开口,宿元景微微低头饮茶,显然是存了后发制人的心思。

  眼见着宿元景与蔡京都不言语,对面的王輔与高俅也是一副唯官家马首是瞻的模样,刚刚从西陲还朝的童贯站了起来,沉声开口道:

  “田虎能在河东啸聚而起,不过是仗着西军都在西夏境内作战才得以成事,归根结底亦不过疥癣之患,平乱不足为奇;至于那辽国的十万铁骑,毕竟深入我大宋境内,后路无援,破之亦属侥幸。”

  “官家,老臣心中挂念的却不是此番河东战事,而是那祝彪,此子小年年纪,便拥兵十余万,在山东之地更是声名远播;若再给此子几年,将来若有不臣之心,其祸怕是远胜于田虎之流。”

  见说童贯此言,在场之人皆是心知肚明,此番攻打西夏,虽在最后关头折了刘法,但总归是大胜还朝,西夏皇帝李乾顺也表示愿奉大宋为上邦。

  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若此番祝彪仅仅只是扫平了河东田虎的叛乱,童贯或不至于这般言语,怪就怪在扫平河东叛乱的同时,祝彪还全歼了大辽的十万契丹铁骑,创下了大宋对辽作战的最大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