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之祝王朝痴客而已

第237章 宣和纪事


  新历正月十八,大朝会。

  大庆殿上,宋徽宗赵佶头戴通天冠,冠上缀卷梁二十四道,以玉犀簪导之,身着绛纱袍,腰束金玉大带,足穿白袜黑舄,挂金玉佩绶,面向群臣龙椅高坐。

  净鞭三下响,文武两班齐,皆是持笏板拱手,随着大太监杨戬垂垂老矣,退居幕后,接替杨戬站在赵佶身边的乃是日后的“六贼之一”李彦。

  随着李彦打开诏书,尖细的声音穿过朝堂,仅仅维持了一年的“重和”年号,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徽宗一朝最浓墨重彩的年号:宣和!

  北宋王朝正是开始进入国运的倒计时,然而在满朝奸臣的粉饰太平中,宋徽宗却以为属于自己的“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即将到来。

  “今日乃是宣和元年第一次朝议,诸位臣工有何本奏?”

  赵佶双手搭在鎏金的龙椅上,雄姿英发,脸上挂满了志得意满的笑容,西边的西夏蛮子如今叫童贯与种师道、刘法的西军打得节节败退,西夏横山之地屏障将失,面临亡国之危,李乾顺小儿已经准备向大宋上表臣服。

  北边压得大宋百年来喘不过气的契丹人已经日落西山,出使金国的使臣传回消息,女真人已经同意与大宋联手一道攻辽,燕云十六州近在眼前,却是由不得赵佶不高兴。

  此时,赵佶眼神朝着朝臣前列中的一处,不着痕迹的扫了眼。

  这个微小的细节,叫一只溜须拍马功夫炉火纯青的狐狸捕捉到了,这时只见御史中丞王黼忽然出列,伏地奏道:“臣王黼朝官家道贺!”

  “爱卿快快请起,何喜可贺?”赵佶眉飞色舞,心中暗道:这王黼不愧是朕的体己人,真个是懂事的。

  “臣闻童枢密自夏地传来捷报,如今已经压进西夏核心之地横山,西夏已失去最后的屏障,亡国在即,我大宋西陲之患,即将彻底剪除,此为第一贺。”

  “北方契丹蛮子已经日薄西山,出使金国的使臣马政传回消息,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已经同意连宋攻辽,只待咱们再派出使者签订盟约;燕云十六州收复在即,官家将完成历代先皇遗志,功盖汉武,此为第二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