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大明萝卜开会(第2页)
解决了这个问题,朱元璋也不在朱吾适家里多待了。
这个算政府工程,所以要交给工部去做。
朱吾适就提了一点儿意见,一定要大。
应天府毕竟是世界的中心,以后只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
未来的应天府将会是世界第一大城市,所以这个群英楼一定要大,太小了每天光排队都要累死了。
朱元璋带着朱标走了,朱雄英留下来了。
他也好久没有放松了,今天给他放了一天假,他可以在朱吾适家住着,明天再回去上课。
朱元璋回宫后,第一时间就把工部的人给叫了过来。
工部尚书一听要建大明萝卜开会楼,当时就激动了。
这是好事儿啊,大好事儿。
激动了半天,他突然想到一件事儿。
能在群英楼里挂画像的,都是对大明的建立做出大贡献的。
这里面又没有他,他激动个屁啊。
不仅没有他,就连文官都没几个。
也就刘伯温,李善长有这个资格吧。
要不 ,偷工减料?
嫉妒使人质壁分离,既然我进不去,那我就建个偷工减料的楼,用不了几年就让它塌了。
这个想法在脑子里出现的那一刻,工部尚书后背瞬间就被冷汗打湿了。
自己这是怎么了,为什么会有这么愚蠢的想法?
真要是搞个豆腐渣工程,别说朱元璋了,就那些有资格进楼的人就能把他给撕碎了。
关键是这件事儿也没有操作空间啊。
将心比心,如果自己知道皇帝要搞群英楼,自己有资格入驻。
那不得一天三趟,有事儿没事儿去工地视察一番啊。
等群英楼建成了,自己的画像往里面一挂,光荣事迹一写。
百姓们人人称赞,个个夸奖。想想就很爽啊。
没资格入驻就没资格入驻吧,豆腐渣工程是不能弄的。
最起码后人翻史书的时候,能看到自己的名字。
大明群英楼,始建于某某年某月某日,主持修建者,工部尚书某某某。
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这么一想,不仅不能豆腐渣,还必须要建好。
最好能屹立千年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