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晋王方案(第3页)




    杨广沉思良久,是可以尝试一下,利用窦彦给元家和独孤家传递一点消息。



    窦彦这段时间也一样心绪不宁,关陇贵族集体西撤,自己却留在了洛阳,他不知道自己最后会是什么样的下场,还有次子窦德玄居然成了杨玄感的叛军主将,更是让他恼火。



    这不是他儿子参与杨玄感叛乱那么简单,而是成了叛乱的头子,从古至今,背叛者都没有好下场,这帮混蛋自己缩在后面,却把自己儿子推出来,想到这里窦彦心中就是一股恨意。



    这天下午,窦彦刚回到府宅,一名宦官便气喘吁吁跑来道:“窦寺卿,陛下宣召!”



    窦彦愣了一下,现在都下朝了,天子宣召自己做什么?



    他不敢怠慢,连忙匆匆赶去皇宫,不多时便被宦官领到紫微殿外等候,此时天子杨广还没有回去,还在批阅奏折。



    如果说朝务勤奋,杨广比他父亲杨坚勤奋得多,但杨广最大的问题还是性格,用今天话说,就是文青思想太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他脑海里总是勾勒出一个个宏大的蓝图,然后立刻着手实施,而且必须要短时间内完成,从不体恤民力,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完成了别的皇帝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做完的事情。



    收益是和成本配比的,巨大的收益必然有巨大的成本,他付出的成本就是中原和河北数百万百姓死亡,最终导致了他统治之桶的短板出现,民力崩溃。



    民力崩溃又会导致一连串的严重后果,人口锐减、粮食产量锐减、盗匪横行、士族造反、财政崩溃、军队崩溃,哪怕现在杨广已经意识到问题严重了,但他已经很难再挽救回来,只能尽量让局势不要向更坏的方向滑去。



    这时,一名宦官在门口小声道:“陛下,窦寺卿来了!”



    杨广放下笔笑道:“宣他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