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工匠到来
第496章工匠到来
一千零八十家匠户,约五六千人都是坐船过来的,除了在三门峡走了一段山路外,其他全程坐船,一家一艘千石客船,满载着十几年的家当,带着对故乡的思念,辗转千里而来。
目前他们都暂时住在城北大军营内,每户一座大帐,好在天气也渐渐暖和,住在大帐也没有不妥,而且他们住的大帐不是士兵住的通帐,而是羊皮居家帐,里面有布幔隔出了一个个小房间,铺上地毯,也别有滋味。
一群群孩子在大帐之间奔跑嬉戏,老人的脸上绽放着笑容,他们家乡就在大江对岸,只是当年的建康已经被一把大火烧毁,现在的江宁县已经没有他们家园,他们也知道,但只要闻到故乡的气息,他们就无怨无悔了。
官员们已经将他们一一登记,在考虑怎么安置他们
萧夏来到大营,找到了高颎和刘文静,萧夏走进大帐笑道:“两位有没有考虑好一个合适的安置方案”
两人连忙起身行礼,“殿下什么时候回来的”
“我也是刚到,听说你们在这边现场商议,我便过来看看。”
两人请萧夏坐下,高颎取出一份登记汇总表给萧夏,“殿下请看!”
萧夏接过汇总表细看,一千零八十户竟然全部是军器监的匠户,绝大部分都是父子两代匠人,有刀剑匠、槊匠、枪矛匠、弓弩匠、盔甲匠、甚至还有近百名大型军器匠,这些可是宝贵的人才啊!
隋朝灭陈后,把各类官匠掳掠一空,目前打造军器的官匠只剩下冶塘的五百匠户,而且打造出来兵器也全部送往朝廷,不准留在江南,所以江南市场上很难遇到优质兵器,就算有也是前朝留下来的。
有了这些优秀的工匠,萧夏便可以自己打上造等兵甲,不用再被朝廷掐脖子了。
“这些工匠必须安置在江都!”萧夏果断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刘文静道:“殿下,我和高公都这样认为,实际上,我们和匠户们座谈过了,他们也愿意留在江都,他们也知道自己从前家园都没有了,唯一提出的要求,就是希望我们能用船只载他们回家乡看看,让他们能给自己的父母上坟。”
萧夏点点头,“这个要求不过分,完全可以答应,我们考虑周全一点,准备十几艘万石大船,分批送他们去江宁探亲上坟,我会让丹阳郡的官员安排牛车接送,晚上可以住在大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