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书面解释
第512章书面解释
萧夏回到江都不久夏收季节便到了,江都城外是一望无际的金黄麦浪,到处是收割麦子身影,所有的官员和家眷都下地收麦了。
萧夏也带着几个妻子在城外一片官田里收麦,当然,官员收麦是一种仪式,也是一项交际活动,官员们在麦田里一边割麦,一边谈论着国家大事。
夫人们也是象征性挥两下镰刀,然后便坐在大棚下有说有笑地喝茶聊天。
萧夏头戴竹笠,满脸汗水,他站起身擦了把脸上的汗水,笑着望向妻子们。
崔羽正和高颎的老妻贺拔氏聊天,在她们身后长凳上,张乔也正和陆谢庭闲聊,小青身孕有五个多月了,她当然不能来地头上。
张乔和陆谢庭都是江南人,两人关系倒是很好,张乔是毗陵郡人,陆谢庭是吴郡人,两人家乡相距很近。
崔羽举起茶壶,向丈夫挥了挥手,萧夏笑着走了过来。
“在聊什么呢”
崔羽微微笑道:“我在和大婶聊蜂窝煤好处呢!”
萧夏笑问道:“夫人家里也开始用蜂窝煤了”
贺拔氏笑着点点头,“我家相公对新事物是最热衷的,我们家也是第一批用上蜂窝煤,我还自己准备了一个炉子烧茶。”
“夫人有什么感受”
“我觉得小蜂窝煤最好用,一块煤正好可以烧一壶茶,干净、方便而且便宜。”
蜂窝煤在一个月前开始在民间推广,隋朝的工匠很有创造力,他们不仅制造出了蜂窝煤和煤球,以及专用炉子,还造出一种小蜂窝煤,又小又薄,像块柿饼一样,这就是烧茶用的蜂窝煤,因为隋朝没有暖水瓶,所以每次煎茶都要现烧水,如果蜂窝煤用得太多就浪费了,所以就创造了这种专门用来烧茶的小煤饼,一块煤饼正好烧一壶茶。
贺拔氏想了想又笑道:“点火棒也很好用!”
点火棒就是长火柴,是一种细竹签,约和筷子一般长,前端有火药,一点就燃,用来点煤饼和蜂窝煤,煤饼和蜂窝煤上都涂一层火硝液,用点火棒就比较容易点燃。
当然,这是富贵人家的用法,贫寒人家是用煤球,蜂窝煤是用来生火的,薄薄的蜂窝煤燃烧后,上面就用煤球了,因为蜂窝煤上有火硝液,燃烧很容易,但也比较贵,贫寒人家往往是几家合用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