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选拔才俊(第2页)

“什麽纪念品?”萧夏笑问道。

刘文静笑道:“我和高公商量,这些子弟基本上都是江南各世家派来的,为感觉江南世家的支持,决定给每一个来参加考试的士子一张羊皮。”

萧夏欣然道:“可以!”

他们有几十万张上等羊皮,拿出三百张做人情,小意思。

三人走进县学,考试已经开始了,士子们都沙沙写字,考试内容也很简单,就考《孟子》和《论语》,指定一段进行默写,一共五道题。

考《孟子》和《论语》只是入门,先把不学无术的纨絝子弟淘汰,然后就是看书法,这是择优。

看书法是大家的共识,一个士子只要肯刻苦练习书法,那麽别的方面也一定不错。

萧夏在窗前见考试的士子都十分年轻,基本都是二十岁出头,而且个个相貌端正,各个世家也要面子,不会把歪瓜裂枣的子弟派来考试。

萧夏连连点头,又问刘文静道:“都是各世家的庶子?”
 

刘文静点点头,“基本上都是,只有五个江都县的寒门子弟,其他都是庶子,他们报名时都交了个人履历。“

萧夏有点奇怪,“我们开的俸禄不低,为什麽寒门子弟都不愿意来考试?”

刘文静微微笑道:“这个问题我们讨论过,基本上得出了答案!”

“说来听听,什麽缘故?”

“有三个缘故,第一,读书太贵,贫寒人家子弟读不起,最多认识几个字,首先在数量上,寒门子弟读书的就很少;第二,寒门子弟能够读书不错,基本上都很优秀,他们看不上我们的文吏,一心想参加科举做官,寒门子弟的功名利禄心更重。”

“看来这些考生都不是很优秀!”

“确实如此,真正的优秀士子不会来参加文吏考试。”

“那第三个原因呢?”萧夏又问道。

“第三个原因是我们对寒门子弟理解有误,我们认为出身低微,家境贫寒才叫寒门子弟,其实不是这样,大部分世家的庶子家境都比较贫寒,只是他们得到家族的资助才能读书。”

萧夏有点听懂了,指指考场笑道:“他们大部分都是寒门子弟?”

刘文静笑着点点头,“看他们的衣服就知道了,穿绸缎的考生不到一成。”

萧夏又看片刻,对刘文静道:“天下没有平庸的人,只是大部分人都没有机会罢了,也不必局限于六十人,差不多都可以录取,我明年还会扩军扩官署,多招一些储备文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