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字迹(第2页)
如懿道:“仅凭这一点就污蔑大师,实在是捕风捉影啊。”(台词引用自原剧)
皇帝道:“朕当然相信你,然而金川与大清打了两年的仗,谁知道这些南域之人会不会有人生出别的心思。如懿,你是朕最心爱之人,朕实在担心,有些人为了对付朕,要冲着你去。召你来问清楚,也是为了你的安危着想。昨日亥时,你在做什么?可有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如懿道:“臣妾正准备安寝。”
皇帝吩咐进忠一声,进忠出去,容音也低声吩咐了赵一泰一句,赵一泰立刻让小太监将殿中的屏风放在正中央。
不多时,进忠领着安多进来。
皇帝道:“问着他。”
进忠问道:“安多大师,昨日亥时,您师父在哪里呢?”
安多道:“出家人不打诳语,师父说要飞一个给我看,然后就飞走了。他回来的时候,说,有人问,就说师父在二楼静修。”
在场众人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皇帝让他下去,才道:“安吉这个徒弟,是他收养的孤儿,得过瘟疫,脑子烧坏了,傻子是不会撒谎的,他说的话,还有几分可信。而且昨日看守的人也说,他们发现有人奔出后,雨花台的僧人们立刻说有要紧的仪轨,不让任何人进去,若不是心虚,何至于此,所以那奔出之人,必是安吉无疑。”
容音起身跪下请罪:“皇上,出了这样的事情,是臣妾管理有失。所幸娴答应福泽深厚,并未遭受不测。此事当如何处置,还请皇上定夺。”
皇帝道:“皇后起来吧。安吉师承安波大师,而安波大师的武功修为,甚至超过了大内侍卫,你再仔细,又能如何防范?事情已经发生,又涉及祈福大事,朕也不能轻动,如懿毕竟差点涉险,还得和她问问清楚,再做打算。”
他从青樱手中接过茶盏,边喝着里头止痛的乌梅茶,边道:“如懿啊,听说你最近常去安华殿祈福啊?”
如懿道:“是。大师难得入宫,臣妾想时时去安华殿诚心祝祷,祈求康宁。”
宋平雅本来就因那日所见愤懑不已,现下已是忍无可忍,站起身来,冷道:“娴答应你觉得自己是皇帝的忠臣结果连基本的尊尊亲亲都做不到大清国法也不守吗,皇后娘娘都没有供香你却私下收僧人的香炉和一盒供香而不上报皇上分明就是受贿并且不尊皇后,你不思己过还把事情扯到儿女私情上难道这样的过错不足以让你忏悔吗!”
“还有我可看见安吉大师出安华殿与你单独谈话私相授受安吉大师是南域佛门之人不通儒法也就罢了你一个名门闺秀出身难不成连男女大防都不清楚么!”
阿箬本来也在喝茶,被这么一惊,眨眨眼,没好气道:“行了,说话跟面条似的,还告状呢!皇后娘娘都说过了,香炉和供香嘛,虽然贵价,私下收取有受贿之嫌,但是谁让娴答应得皇上看重呢?收了就收了吧,让内务府登记,皇上补一道旨意再赏赐给娴答应不就是了。”
如懿道:“大师确实赠与我香炉和一盒供香,臣妾到安华殿只是为大清祈福,臣妾和大师交谈,都是为着祈福祝祷之事,并无儿女私情。”
嬿婉道:“皇后娘娘早就下了懿旨,咱们这些后宫妃嫔,不得随意进出安华殿,打扰大师,娴答应你到底是为了替皇后娘娘分忧,还是给皇后娘娘添乱,倒叫本宫疑惑。
还有这祈福之事自有皇后娘娘主理,本宫不知娴答应你一个答应还有什么其他事务,要与安吉大师如此深切密谈,难不成是探讨佛家七宝的珍贵吗?”
皇帝嗖地一下展开手上折扇,青樱搬起小几上青铜香炉,敲了一下,弹出一个暗格,装着一串七宝手串。
如懿微微震动,凝神看去,旋即道:“皇上,臣妾并未见过此物。”
她看向青樱,说话间带上凛冽之意:“此物若是私密,怎么会在你的手上。”
饶是青樱已经矢志报仇,此刻被她这般诘问,也不觉回忆起从前心头阴翳,一时生出恐惧。
阿箬悠然摇起一把芙蓉团扇:“青樱怕那藏香味儿冲,让你咳疾加重,所以把大师送你的那个香炉拿出来了,不想在里头发现一个暗格,就放着这个。”她斜斜瞟了如懿一眼:“其实就是她看见这香炉精致,拿了去,又有什么。你们是嫡亲的姐妹,总不会娴答应你自诩宽宏大度,结果连这样的小事都不肯原谅吧?”
如懿深深呼吸,憋着不说话。
她正想着皇帝是不是生出猜疑,正兀自失望,忽听容音道:“好了平贵人,娴答应收香炉和供香的事情,皇上与本宫会处置。这手串毕竟是在暗格之中,娴答应若没见着,也是情有可原。只是大师涉及擅闯宫禁之事,本宫十分费解。”
阿箬道:“皇上,皇后娘娘,昨儿不是还有人在重华宫外捡到一枚方胜吗?要不,从那方胜入手,或许有什么线索?”
皇帝把扇子啪地一合,进保便呈上一枚叠得精巧的方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方胜打开,里头用簪花小楷写着一行字:“不观生灭与无常,但逐轮回向死亡,绝顶聪明矜世智,叹他于此总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