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手串局

宋平雅的双胞胎最终还是有一个不幸夭折,因为是未取名序齿的孩子,葬礼规格不高,皇帝拨了三百两,让大阿哥永璜处置了后事,葬于皇子园寝。

 皇帝在活下来的那一个情况渐渐稳定后,将其取名为永瑆,又听从皇后的建议,将宋平雅封为贵人,以表安慰。但他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为永瑆寻个养母。

 皇帝因从前庶人金氏生下四阿哥后便滋生野心之事仍是介怀,不想北族嫔妃与皇子太过亲近,永璇一个残疾孩子不必设防,可永瑆身子一天天好起来,他就忍不住心里犯嘀咕了。

 他想来想去,嬿婉如今已是贵妃之位,膝下只有一名公主,总有些不足。且嬿婉北族出身的庶人金氏从前有过节,自己提点一番,她应也会对类似的事情有所防备。

 于是皇帝便下令,把永瑆抱到承乾宫。

 宋平雅失了一子,悲痛之余对永瑆更是视作眼珠子一般,恨不得日日到承乾宫请安,好多看一眼孩子。

 嬿婉也不忍心她受母子分离之苦,于是对皇帝说,永瑆还小,平贵人就是天天在孩子跟前,他也记不住额娘,且平贵人如今方经历丧子之痛,对活下来的孩子当然看得紧,等过了两三年,她心中哀痛平复,来得也就没那么勤了。

 皇帝也就不说什么了。

 鄂贵人担心宋平雅性子执拗迂阔,会一不小心得罪了嬿婉,于是也常常陪着过来。

 陆沐萍一直想到嬿婉这里蹭吃的,而且她也很喜欢皇帝赐给嬿婉的那对狮子兔。

 承乾宫变成了一个很热闹的地方,每日鄂贵人和宋平雅过来探视永瑆,陆沐萍过来吃点心摸兔子,三不五时还有白蕊姬、黄绮莹带两位公主过来和璟玥一同玩耍。

 就这么过了一段时日,傅恒上奏,战时的金川“众心甚固,碉尽碎而不去,炮方过而复起”,虽然贼首或死或向降,但两年的战争,也在造成了当地百姓与朝廷的裂痕,因此除了威慑,也需怀柔,建议皇帝迎安吉大师入京,为国祈福,借其与其师在南域名号,以佛法信仰安抚边地、收服民心,从根上断绝金川诸土司作乱的可能。

 皇帝也觉得此事的确可行,且此前一名皇子夭折,永璜的身子总未好全,永琏和福晋也还没个孩子,因此他觉得宫中是需要增添些福分。且皇帝本就见识过安波大师的能为,对安吉这个继承安波大师衣钵的弟子天然多了一份信任,也想着去去如懿带来的晦气。

 于是皇帝准奏,让驻守四川的岳钟琪南下,带兵护送安吉大师入宫。

 此事关乎大清国体和边地安宁,理藩院、礼部早就安排好祈福的一系列事务,容音也对安吉一行人入宫后的种种事项做好安排。

 佛门中人,当守清规戒律,祈福之事,更需要清净。因此容音严格挑选了一批手脚麻利、性情沉稳的年长宫人,拨到雨花台负责照顾众僧人起居。

 其他宫人,则被严令回避僧众,不可打扰。在安华殿设专人负责香花宝烛等物,若有妃嫔要抄经供奉,也统一交给这些人,并登记入簿。

 七月,安吉大师与一众弟子在一队兵士的护送下入宫,在雨花阁居住,为国祈福。

 容音、嬿婉、绿筠作为皇后和贵妃,到宫门迎接僧众。

 当安吉大师在兵士的陪同下走进,嬿婉心中一惊。

 不是因为安吉,而是因为她在跟在僧众之后护送着安吉的队伍中,看见了赵九霄。

 容音和璎珞也注意到了,不过这个场合,所有人都没表露出什么。

 容音保持微笑,说了些大师远道而来真是辛苦了的场面话,又介绍了纯贵妃、炩贵妃。

 安吉大师合十道:“兵战有伤天和,我会为战死沙场的战士求得魂魄的安宁。”

 容音笑容不变:“菩萨低眉,慈悲六道,金刚怒目,降服四魔。《大般涅盘经》有云,仙预王闻婆罗门谤法,即时断其命根,却以爱念敬重大乘经典之因缘,不堕地狱。大清平叛,保境安民,亦如是也。”

 安吉略略抬眼,眸中看不出情绪。

 容音已经侧身:“大师请。”

 安吉大师入宫,每日晨昏在安华殿进香,容音作为皇后,抄写大悲咒送入安华殿供奉,以为超度战争死难者亡魂之意;陈婉茵、苏绿筠等妃嫔也抄了佛经送来。

 宋平雅出身北族,信奉北君,又是把韩愈那《谏佛骨表》读得熟的,原本对佛法很是看不上,但如今为着永瑆也是什么都不顾了,听说大师能为宫中上下祈求福分,她竟也开始抄写经卷,送进安华殿,只愿为永瑆多增一份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