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傅恒入金川(第2页)

 炩贵妃当时说皇上何等圣明神武,绝非汉成帝那样的君王,才打消了皇帝的念头。

 他歪着身子看了一阵书,百无聊赖地放下,发了一阵呆,忽然起了兴致,又让人准备笔墨,然后画了一只丑丑的炸毛兔子。

 他很满意,让进忠把画装裱起来,送去承乾宫。

 过了一阵,女先儿也准备停当,前来献唱,无非是些《隋唐》《白蛇》之类,末了又唱了出皇帝最爱的《乌鳞记》。

 皇帝叫人赏,女先儿谢赏离去,进忠来报,皇后娘娘求见。

 容音来是要说平答应的事情。

 平答应孕中反应比寻常孕妇大,如今有孕五月,肚子却比同样月份的孕妇还要大些。

 接生的田姥姥有经验,来禀说平答应很可能是怀了双胎,素来妇人怀双胎凶险,不但容易早产,而且很可能难产,何况平答应还是头胎。

 她已经摸过,平答应腹中胎儿的确有些胎位偏转,若要生产顺利,便要趁四五个月胎儿还小,羊水也多的时候开始摩挲腹部,让胎位正过来。

 其他嬷嬷也道这宫里会摩挲肚子转正胎位的只有田姥姥,此事听她的没错。

 此事关乎皇嗣,还得来和皇帝打个招呼。

 皇帝听了,便让皇后自行处置。

 容音便让人提前为生产做好准备,让田姥姥住进永和宫偏殿伺候着,每日为平答应摩挲腹部。

 到了十一月下旬,平答应果然早产,好在胎位已经正过来,平答应生下一对双胎男婴。

 两个孩子个头偏小,哭声微弱。

 田姥姥有些忧心地禀道妇人若怀单胎,吃了饭食补品下去是补母亲和一个孩子,可怀了双胎,却是要多补一个孩子,并且双胎会让母亲反应更大,更容易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又添虚耗,因此孩子得到的滋养往往不足,个头会更小,身子也会更虚,再加上又是早产……

 她没有再说下去,但容音和床上的平答应明白,这是孩子易夭折的意思。

 平答应产后本就虚弱,闻言更是面无血色,惊慌不已。

 容音还稳得住,给田姥姥记了头功,赏了四百两银子,让人添了炭火等物,安排太医随时侍奉,又叮嘱众乳母宫人好好照料。

 皇帝在养心殿中得到消息,却并没有多少喜悦,只淡淡让内务府准备赏赐、起名字的事情,又晋平答应为平常在。

 毕竟对他来说这两个孩子只是北族女子的孩子,还先天不足,可能早夭。

 而且他现在有更大的事情烦恼。

 讷亲在前线昏聩畏缩,甚至荒唐到上疏请求僧人到军阵中助战。

 先前安吉大师入京祈福之事已经为了不影响军心迁延,讷亲如今却说出神鬼助战这般荒唐言论。

 加上讷亲、张广泗久久无功,屡屡失利,皇帝终于失去了耐心,让人把他们押回京师。

 岳钟琪也上疏弹劾两人,还顺带着把阿桂也参奏一番。皇帝正在气头上,便也把阿桂一同逮回京师审问。

 如今前线只有岳钟琪,皇帝也不放心,还是想着再派个人去督战。

 如今的金川已经是个烫手山芋,如此重任,若派的人承担不了,最好的结果也是前途断绝。

 几名出身上三旗亲贵之家的军机重臣们权衡一番,大多认为没必要用自家子弟的前途去赌,于是推荐了傅恒。

 明面上给出的理由是,傅恒早几年在漠北绿营为官,对军务较为娴熟。他又出身显贵,有皇后亲弟这一身份,既能制衡岳钟琪,又能鼓舞士气。

 皇帝一则觉得傅恒才二十七岁,年纪太轻,未必能应付如今局面,二则也不愿意富察家多立军功,有些不愿意;但是如今朝中懂用兵的臣子本就不多,且要么和四大辅政大臣的家族有关,要么和富察氏有关,一一排除后,竟然找不出什么合适人选。

 他去了长春宫一趟,说起此事,皇后道:“臣妾不懂前朝的事情,但是臣妾与傅恒姐弟是官宦之家,所衣所食皆是百姓的税赋供养,何况傅恒小时候就是皇上亲自派了先生去教,这些年又多蒙皇上圣恩,肝脑涂地,报效国家,那是他分内之事。”

 皇帝暗暗感叹皇后事君的忠心,而在这时,傅恒送上了一本名为《金川妖姬志》的笔记,说是张广泗门人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