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长公主回宫(第2页)

 陈大受却道:“《春秋》不录祥瑞,惟记有年;所谓祥瑞之物,实乃虚美;唐太宗有云,夫家给人足而无瑞,不害为尧舜;百姓愁怨而多瑞,不害为桀纣。臣以为慈惠恭俭,可为休征,人和年丰,方为上瑞。望皇上三思!”

 皇帝被这么一说,有些尴尬,待要发作,又见叔父、弟弟和傅清在旁,有心留个从善如流、礼贤下士的印象,便问和亲王:“弘昼啊,你怎么说?”

 和亲王道:“皇兄您是了解臣弟的。臣弟从来只喜欢丧仪礼器,宝石一类实在不算臣弟的强项啊!”

 皇帝又转向傅清。

 傅清道:“皇上您是了解奴才的。奴才虽说是镶黄旗出身,又有大学士马齐大人这样的长辈,可是奴才的阿玛去得早,奴才家里兄弟姐妹又多,这么多年就剩个空架子了,奴才的俸禄都不够填家里的窟窿的,实在没钱玩石、赌石。”

 皇帝一看这两人把话题往宝石鉴赏的方向引,就是绝口不提祥瑞,也知道他俩揣着明白装糊涂,没好气道:“傅清啊,你身为皇后的兄长,如此哭穷,也太失体面了!难道朕没有恩赏皇后,看顾马齐吗?难

道朕没有自掏腰包,为你弟弟傅恒寻名师大儒教导吗?”

 话虽如此,皇帝想到皇后的确是后宫最节俭朴素的,叹了口气,不再多说,转而又问諴亲王。

 諴亲王道:“皇上,陈大人所言是儒家大义,而纳尔布大人和弘昇皇侄,也是见着稀奇物事,便送来献与皇上,也是一片心意。只要不至于劳民伤财,自然无妨。”

 皇帝这才面露喜色。

 好不容易捱过一关,待回到家中,傅清向伯父马齐抱怨:“陈大人的劝谏固然有理,可是也得分时候啊!如今宫里,皇子、嫔妃接连遇上凶兆,宫里正需要定心丸,这时候纳尔布大人献上祥瑞,皇帝正在兴头上呢,给他这么一泼冷水,差点把我拖累了!”

 傅恒正在一旁奋笔疾书,闻言道:“夫子教导,有国不患无直言,患不能容直言。依小弟看,陈侍读所言有理,且他敢于直谏,更是可贵,皇上虚心接受,方显贤明。”

 马齐道:“傅恒说的也有理。只是傅恒你记住,迎霜斗雪固然可贵,可有时和光同尘,才能保有用之身做更多实事。”

 说着又问傅清:“纳尔布所谓祥瑞,你看清了吗?”

 傅清道:“看清了,纹理图案突兀明显,边缘色泽过渡略显生硬,是事先将昌化石镂空,再以辰砂灌入,最后用松脂之类浸泡而成。我估计和亲王、諴亲王也看清了。”

 马齐道:“不止如此。”说着起身,拄着拐杖走到书桌边,傅恒起身扶住马齐,马齐写下一字,颤巍巍举起宣纸:“而且,听傅清所言,这石上有日有木,加上龙身龙爪之形,恰恰构成一个‘皙’字,这块石头,只怕不是应着皇上的祥瑞吧。”

 傅清、傅恒一惊,傅清道:“可是纳尔布大人怎敢如此?”

 马齐哼了一声:“只怕是有人给了他这块石头,哄着他讨好皇上,可是那幕后之人的真正目的,是给某些人造势铺路吧!”又道:“乌拉那拉氏,如今连后宫的女子都快没了,更不顶事了啊。”

 他思索一番,道:“纳尔布是被兆惠参奏才贬官,此事一出,兆惠不会坐视。咱们且不管,傅清,你这几日小心当差,若再有什么凶兆之事,不许多言鬼神,若与皇嗣有关,要慎之又慎,护好皇嗣。”

 傅清肃然道:“侄儿谨遵阿牟其教诲!”

 皇帝出了养心殿,进忠又道皇后有请,于是皇帝命进忠拿着鸡血石,和他一起去了长春宫。

 进长春宫时,皇后似乎是等他的时候找点事做,正用金箔纸叠着元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