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对于武涉的安排,必须拆开啊!(第2页)

 而这些孩子本身因为还没有长大,学习能力依旧充足,有个半年的时间基本上就能够保证跟秦人的交流没有太大的障碍,读书写字,读书明理,识字学法,再加上系统性的军事训练,不少的南越一族刚刚到十八岁的人都已经可以进入军队之中,甚至稍微表现好一些的都能够当上十夫长,甚至是百夫长,一些天赋特表的出色的也能够受到单独的培养,就连高要自己亲兵队伍之中现在南越一族的人也开始出现,而且比例还不少,

 当然本身对于秦人迁徙过来的人同样也有所安排,只是从事的方面不同,并且也从其中挖掘出了不少的人才加以培养,比起传统的培养,要么从文,要么从武,高要的培养更多元化一些,算术,农业,手工业,木匠,铁匠,高要都用高薪专门招揽老师来负责指向性的教导,

 “主公英明,那主公,要是没有什么事情的话,在下便赶回韩信将军麾下任命了”

 就在这时,武涉见自己已然没什么问题需要解决,便打算不再啰嗦,转身直接离去。然而,高要却突然抬起手来摆了摆,示意他停下脚步。

 高要之所以如此行事,倒并非是对武涉或者韩信心存过多疑虑,实在是因为这二人凑到一起,着实令他难以完全放下心来。武涉可是曾经劝说韩信自立为王之人呐!他这样的举动,堪称是有可能改写秦末历史结局的关键人物之一。即便现今的高要对韩信信任有加,但小心驶得万年船,该有的防备之心还是不能少的。

 于是,高要一脸严肃地看着武涉,缓声说道:“武涉啊,韩信那边你就不必过去了。依我看,就算你此刻赶过去,恐怕也派不上多大用场。况且战场上凶险万分,变数颇多,你不如就暂且留在郡城里吧。”

 听到高要这番话语,武涉心中虽略感诧异和好奇,但他深知高要的为人和谋略,因此并未出言反驳。只是在应诺之时,眼神之中仍不免流露出一丝担忧之色。

 他暗自思忖道:留下来固然安全许多,可究竟会被委以何种任务呢?虽说在处理章邯之事上略有功劳,但终究算不得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功啊……而武涉也的确是降将,心里也是难免有些打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