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2 章 小冰河时期带来的影响(第2页)

  此时再与豫州通商往来无疑是在资敌,哪怕他因为天气寒冷粮产不足而无法南下动兵,也可假以商贾之手对豫州进行商战。

  要知道,燕国势力最庞大的三个商贾可都是姜战的人。

  “我燕国初立,无论是各部官员还是各州郡官吏缺口都极大,孤认为,应该开放人才选拔,不拘泥于孝廉入仕,应广纳人才,才能使我燕国国力蒸蒸日上。”

  姜战环顾朝臣,面色严肃的说道。

  举孝廉这一选官制度对于世家来说,算得上是笼络人才的一种。

  这个时期的举孝廉的弊端更是暴露无遗。

  几乎可以说是,世家之人看中个傻子,都能帮他走上仕途。

  而姜战此政策的下达,对于世家的打击不说严重,但也是在撬动他们的根基。

  “启禀吾王,臣认为,此举颇为不妥,官员选拔乃是各地官员推举的当地有才之人,若是再行他法,一旦有品行不端之人入朝为官,轻则危害一方百姓,重则有损国本。”

  果然,就在姜战话音落下之后,原尚书令,如今的尚书吏曹士孙瑞便迫不及待的开口道。

  “士孙爱卿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孤还未说完,你便如此迫不及待的站出来,你的眼中可有孤啊。”

  姜战神色威凝,面露不悦的喝问道。

  “臣不敢,臣只是为了大燕计、为天下计。”

  士孙瑞躬身一礼,语气却丝毫没有退让之意。

  “臣不赞同士孙大人之言,如今大燕社稷初建,官员缺口甚大,若是再一味地守旧,何年何月才能补足官员缺口?”

  戏忠面色不善的看向士孙瑞,朗声道。

  作为寒门子弟,戏忠是没有任何犹豫的就站到了姜战的队列。

  “戏大人之言臣不敢苟同,若非孝廉之制,如何能确保被选拔之人的人品?”

  谏议大夫种辑言辞凿凿的说道。

  随后,便是郭嘉、徐庶以及戏忠三人和这两个汉朝旧臣之间的对喷。

  至于荀彧等人则闭口不言。

  他们能够坐视姜战撬动世家利益已经算是站在姜战一方了。

  难不成你还指望他们对着自己人开炮?

  何况,这也是姜战换来的机会,一个将寒门彻底推上台来的机会。

  至于用什么换的?

  当然是宦官制的废除了。

  朝堂中,世家集团、宦官集团以及外戚集团明争暗斗。

  如今朝中外戚仅有一个有名无实的吕布以及不理朝事的蔡邕。

  姜战这个君主自然不会坐视世家一家独大,有制衡才可让朝堂稳固。